固然可以提升名望積累人脈,但在羅某人看來卻是失之於逢迎做戲,畢竟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八面玲瓏的人。
在他羅某人看來,宋人內部的爭執完全與他無干,而且畢竟山水路不同,這樣的事情實在稱不得什麼大事,第二日收了通關文牒的回執,盯著上面的簽名看了看便收了起來,然後聽著手下人的抱怨,只是無所謂的笑笑,便直接下令次日一早拔營起寨,繼續行程。
當然,白日裡依舊是一番忙碌,本地的官吏不出面,卻也沒有在背地裡搞什麼名堂,該去進城採買或者走動的,也沒受到什麼限制。
說到採買,這大概是除了趕路之外,羅開先一路上做得最多的事情。手裡大把的金銀加上寶石可以兌換成難以估算的購買力,實際上那些金銀寶石除了擺著好看之外,在這個時代並無實用價值,因有十數萬人需要依靠他來生存,他更寧願手裡有著數不盡的物資,這些物資可以是煤炭、木材、金屬礦石,可以是糧食、肉類、油脂,甚至可以是任何能夠派諸到實用意義的原料。
只是很可惜,對於時下的生產力水準來說,無論是之前七河流域的城邦小國,還是眼下河西任何一個州縣,都難以滿足他的胃口。
於是,他的所謂採買往往是一路走一路買。
意思也很簡單,每到一個聚居點或者城市,便召集當地的各類商販,詢問當地特產,然後挑挑揀揀的買上一堆。
按說總該可以收穫大把,但其實不然,即便這樣的沿路蒐羅,也多半收穫無幾。
究其緣由,也並不複雜。
這個古樸而又原始的時代,在這人煙稀少的地區,除了農作物或許可以有些規模,太多的物品並沒有“量產”這樣的概念。
與後世什麼市場經濟或者計劃經濟之類的概念相比,這時代的一切都粗疏得很。農耕國度的平民小家多是男耕女織以求自給自足,那些所謂千年大家亦不例外,同樣是分工明確以求維持自給自足;草原部族說是牧養牛羊,但大多也不過是驅趕著牛羊吃草看天吃飯,更少有什麼育種優產之類的概念,能遇商隊來訪便是幸事,否則溫飽或許不愁,衣不蔽體卻是難免。
這實際上才是羅開先一路途徑之地的整體概況。
晉州此地雖說沒有戰事,卻僅有丁口數千戶,匯總也不過數萬人,加上耕地不多,山林內又多有猛獸,羅開先帶著手下人多走了一圈,收來的物品也是綽綽無幾。
清單如下,虎皮兩張、豹皮六張、熊皮三張、鹿皮狼皮各十二張,另有長三丈胸徑一尺的硬木三十餘根、粟米(小米)四百擔1,外加石碾八套石臼十一套……稍一匯總,零零雜雜也只有這麼多,即便如此,也還是因為他出手闊綽又不懼攜帶不便的緣故。
知道收購了一些雜物的時候,李姌還有些新奇的跑到羅開先面前檢視,“夫君,獸皮糧食之類倒也罷了,為何還要買木材?還有這些又大有笨的磨盤和石臼作何用?”
羅開先實際上也有些囧,但還是對著自己的娘子解釋道:“靈州樹木本就不多,買些木材回去自有用處,至於這磨盤……”
“營中也有石匠,程大門的舅公就是鑿石好手,靈州東面煤山那邊據說也有大石,製作幾個磨盤實屬輕易小事!”連續幾天趕路疲累的李姌終於緩過勁來,嘰嘰喳喳的話語不要太利落。
“四娘莫管……”羅開先總不能現場就比劃說要試著做什麼風車磨坊之類,事實上沒做出實物來他也沒法解說,“為夫不缺錢財,買了這些至少可以節省人力,明年事物繁多,需要忙碌之事眾多,待到秋收之後,又哪有人手去費力鑿石?”
李姌眨眨眼,湊到男人身旁,低聲問道:“夫君莫惱,我是想問諾大磨盤如何搬運?你那戲法可還夠用?”
看著小娘紅潤的俏臉,羅開先忍不住手癢在她的鼻子上颳了一下,“你這小娘!為夫本事你還不知?莫說區區幾套磨盤,當初工坊內那十六人合抬的水箱不也帶回靈州了?”
“呀!”李姌的臉變得更紅了,旁邊不遠就是忙碌的親兵,雖是性格開朗,她這小娘還是有些羞澀的。只是不同於東方的閨閣淑女,她反而瞪著眼睛衝男人嗔道:“夫君神通廣大,又不和人細說,我這小娘一介凡人,哪裡知曉?再敢欺我,晚上你自己單獨一個帳篷吧!”
“……”氣宇軒昂的羅開先頓時無語。敢情女人這種生物具備千年不易的傳承,都不用人教,掌控男人的手法都是一脈相傳的。
這樣輕鬆的時節其實真的不多,羅開先雖說不是不解風情的魯男子,但軍伍與殺戮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