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3 / 4)

小說:杯雪 作者:

的氣。但諸位日後之所為,恐猶不齒於袁老大多矣!較今日袁老大所行,恐猶卑劣酷厲多矣!——這就是耿某所說的三不可,諸位聽清了嗎?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再沒想到他會說出這番話來。小六兒仰頭看著眾人,又看看耿蒼懷。他年小,雖不懂耿蒼懷話中之意,但也覺得他耿伯伯所言所行,似乎依稀就是他幼小心靈中最最渴慕的大英雄大豪傑的影子。他從小聽父親愛說一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謂大丈夫也”,這話他不能深解,但看耿伯伯所行,似乎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所謂言教不如身教。小六兒往耿蒼懷身邊一站,雖敵勢如林,卻感到說不出的自豪。

那邊的趙旭似是也對耿蒼懷敬重暗生,他身邊的叔爺卻嘆道:“嘿!迂腐君子,不解權術。看來姓耿的這一生也不過如此了……”

趙旭一愕。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平時佩服的叔爺居然很有不同。

只聽畢結緩緩道:“耿大俠,你話說得很直,也許也是真的,但這樣,真的讓我和在座諸人都好沒面子,讓我很難做。”

耿蒼懷不答。

畢結又搓手道:“耿大俠,如果你處在我的位子,你會怎樣做?”

耿蒼懷面露譏笑:“當然是,為了諸位的面子,就把我耿某留下,讓你們痛打一頓如何?”

那畢結畢竟做大事的人,聞言淡淡一笑,說:“耿大俠,此情此景我畢結如還不硬扎,就要讓人說是軟柿子了。”

耿蒼懷這次只唇角微微扯了下,算是做答。

畢結一拊掌道:“這樣,耿大俠,咱倆兒就文比幾招如何?如耿大俠勝,自然由你來去。如在下僥倖贏得一招半式,還請耿大使屈尊就盟。”

耿蒼懷也知此情此景不動手怕是不成了,就一點頭。

只見畢結左手一掀,已把衣襟撩起掖在後腰帶上,這一著“懶脫衫”他使得大方瀟灑,口中道:“那在下冒昧,就領教一下耿大俠的‘通臂拳’與‘響應神掌’了。”

他與耿蒼懷本間隔五六尺。他一語落地,不進反退,又退後了四尺多,與耿蒼懷間足足就隔了一丈有餘。

眾人先一愕,繼就想起了他適才所說的“文比”,看來真是要只較招式不動真氣的。只見畢結下腰沉肘,先來了一招“束脩式”。這一式是“文家拳”的開手,暗寓求教於夫子,以示禮貌之意。文家拳以“格物致知”為心法,外輔以四用——即“行、藏、用、舍”,用在拳法之中,有如君子處世。行有行之道,藏有藏之處,用有用之妙悟,舍有舍之自解。所以“文家拳”在江湖中一向號稱為“君子拳”。加之文家人垂拱而治,少涉江湖,江湖中人見到過這套拳法的更少。眾人這時自是仔細瞧去,一見之下,才知畢結年紀雖輕,果然修為非凡,他分明在外公所授的“文家拳”中又加入了他畢氏武技的精旨,內豎虛心,外務勁節。虛心勁節,以當大變。只見他第一招就是“夫子何為”,這一招披亢搗虛,直叩耿蒼懷中路。

耿蒼懷也不怠慢,輕輕一撥小六兒,把他撥到身後。左手做勢託向對方擊來之肘,右手就向畢結左腰方向拍去。兩人雖遙距十尺,但一招一式做來,都認認真真。

趙旭那邊看到這虛架子才想笑,卻聽空中波地一響,才知兩人之手雖未交,但勁力非空,那一招一式竟是實的。座中雖不乏高手,但自信能遙隔十尺猶可憑空發力對搏的只怕還不足一二人之數。

耿蒼懷的拳法名稱“響應神掌”,號稱“一拳既出,千峰迴響”,落就落在個“響”字上。只聽水榭之中,一時“噼噼啪啪”,或重或輕,炸開了一串輕響。那畢結絲毫也不落下風,進退中矩,把一套“文家拳”使得也讓人大開眼界。耿蒼懷此時已知這小夥兒心思極深,他故意遙隔十尺與自己文比,一是示眾人以實力,二是讓眾人知道耿蒼懷並不好惹,如果確要讓他留下,難免一場血戰,對“倒袁”之事並無益處。明白他這番用心後,耿蒼懷也就未盡全力。兩人一招一招過下去,倒不似生死搏殺,竟似名家拆拳一般。鬥到精彩之際,眾人不由哄一聲“好”。

忽然畢結一著“倒脫靴”,身形卻是“醉打山門”,臉朝後,步下踉蹌,以後肘虛擬向耿蒼懷面部砸去。他前一招已引開耿蒼懷左右雙手到難以回救的角度,這一招承接前勢,酣暢無比,並非“文家拳”固有之勢,卻是他的神來妙筆。眾人不由叫了一聲好,要看耿蒼懷如何拆解。卻見耿蒼懷也喝了聲‘好’,不知如何,右臂竟從左肋下伸出,去接畢結擊來之肘,左臂卻絞纏似的從右肋下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