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部分(2 / 4)

小說:抗戰之紅色警戒 作者:痛罰

直在謀劃的事情。加上幹翻日本,可為華夏贏得東鄰的安寧。最重要的是前世的怨仇,讓孟享早就下定了決心,即使和美國人開戰,也在所不惜。

他對日美勾結,也早有了心理準備,並有一系列的後手等著美國人的出招。

如他所料,在華美還沒有徹底撕破臉的情況下,美國人最多出錢出物,國內扶植親美派,國外在背後支援日本。

國內雖然孟享表現的很是民主,並在一步步的完善著華夏的民主體系,但實際上,在克隆人和基地的影響下,一切依舊盡在他掌控之中,根本不必擔心跳樑小醜的蹦躂。

而國外美國人支援的日本人,在華夏實力的壓制下,以及美國人對日本人的顧忌和仇恨尚未消除的情況下,也同樣是被壓著打。

“來而不往非禮也!”美國人在背後推動日本人,孟享除了更早就在南北美洲以及美國國內搞小動作外,還直接在菲律賓上給美國人制造起了十幾支反殖民武裝。

此時的東南亞,除了龍目島以東部分外。就剩下菲律賓沒有落入華夏之手。

高層中曾有激進者提議要把菲律賓佔領,徹底把白人趕出東亞和東南亞。

但孟享不怕美國人,不意味著就會貿然挑起華美之戰。

戰爭爆發的時間拖得越久,對不斷提速發展的華夏越有利。

當然前提是德國人還能在歐洲撐得住。

在德國向華夏提供了不少高階別的技術。並提供了一些援華人才後,德國從背後推手法國華人遭美國誤炸的事情,才算被華夏揭了過去。

山寨公司加大的支援和華夏的援助,尤其是華夏在烏拉爾山活動頻繁,拉回了蘇俄人的部分精力,使得德國人在東線鬆了口氣,終於穩定在了莫斯科。和蘇俄人再次玩起了莫斯科保衛巷戰。

不過這一次,德國人是守方,蘇俄人成了進攻的一方。

差點變成了一堆廢墟的莫斯科,在德國人的改造下,連蘇俄人都認不出來了。

法國人顯然不願把巴黎也變成莫斯科那個樣子,而拒絕為英美在巴黎的戰鬥提供更多支援。藉助著一點地利的優勢,德國人快速抽調部隊,集中力量在西線。重新在巴黎附近把盟軍的進攻給扛住了。

華夏的幫助無疑使德國戰車的威力大增。

英國人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對華夏佔據了他們在亞洲的殖民地,只是哼哼著抗議。卻一個勁的在拖延,並沒有實際行動。

一個是有心無力,一個是徹底撕破臉後,把華夏徹底推到德國人那邊,無疑會讓整個歐洲的局勢重新洗牌。

無論是東南亞,還是澳洲,只要英國人不鬆口,沒有特殊情況,美國人也不可能越過英國直接對華夏發難。

但是華夏一對菲律賓出手,美國人可能立馬會向華夏出手。即使把歐洲都打爛了。美國人也無所謂了。一個東南亞和一個澳洲的暴利籌碼已經足夠讓美國人去冒險了。況且現在美國人已經在日德的壓力下,做好了打一場全面戰爭的各項準備。

相比之下,華夏自身在工業和經濟物資等方面的提前準備還是差距不少。甚至連可能會作為華美交戰前線的東南亞這塊肥肉都沒有消化好。

只要美國人不喊著開戰,孟享也樂得多積攢點自身實力,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在私下裡和美國人暗鬥。

那邊美國人剛提供了日本人一批戰略物資,這邊孟享送到那些土著人的反殖民的民族組織的手中大把的武器。

雖然土著人的破壞技能還差了些。但在間諜和特工推動,以及菲律賓華人的協助下,足夠讓美國人焦頭爛額,還拿不出足夠的證據來對華夏大加指責。

如果美國人真的惱羞成怒,赤膊上陣,那麼至少華夏在西方世界的輿論中,還是可能佔到一點道理,遊走在西方各國之間的重重矛盾之間,不至於太過孤立。

華夏發展西方體系的科技文明畢竟時間太短,所能延伸出去的未來之路,至少現在不如西方國家發展的豐富、深邃。未來需要很多的借鑑,即使遭遇西方封鎖,也需要開啟一扇窗戶,避免真正的與世隔絕。

在歐洲都林立了諸多小豆丁國家的傳統之下,在民族和國家意識很早就覺醒的傳統之下,始終無法統一的西方世界選擇了信仰科學,獨立思考的理性。只要真的佔了道理,即使英美聯手打壓,西方世界依然會留出一兩道縫隙來,足夠華夏吸收到新鮮的科技空氣。

當然,所有的後手準備,包括孟享在美洲的其他佈置,都不如吞下整個日本,真正的增強實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