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小說:妹頭 作者:知恩報恩

在漫長的地質時期,上海曾經歷過多次海陸變遷。約距今一億八千萬年的中生代上三疊紀,上海同蘇南地區都是古老的陸地。七千萬年前的中生代後期,岩漿沿著今松江縣西北部一條東北一西南走向的斷裂線湧出地面,經過風化侵蝕,形成後來人們稱成為…雲間九峰…的山丘,新生代第四紀以來的二百萬年中,上海地殼總趨勢是脈動式地下降,海水大幅度進退,在不同的海面時期,河口位置不同,形成了相互重疊的古三角洲。冰期過後,冰川融入海洋,海面漸次上升,三角洲的大片陸地覆被海水所浸沒。今上海中部偏西,一條西北一東南走向的崗身地帶,是遠古上海的海岸遺蹟。這一段有些像詩,它給上海增添了史詩的色彩,使這個城市有了一個遠古的神話時期。

現實的日常生活卻是如此的綿密,甚至是糾纏的,它滲透了我們的感官。感性接納了大量的散漫的細節,使人無法下手去整理,組織,歸納,得出結論,這就是生活得太近的障礙。聽憑外鄉人評論上海,也覺得不對,卻不知不對在哪裡。它對於我們實在是太具體了,具體到有時候只是一種臉型,一種口音,一種氣味。

有一種臉型,它很奇怪地喚起我對某一條街道的回憶。這也是同個人經歷有關的,我在那條街上長大。自從我能夠獨立地出門,就在這條街上走來走去,用我的有限的零用錢,在沿街的小菸紙店裡買些零食。這些零食放在一個個玻璃瓶裡,包成小小的三角包。那些零食,無論是蘿蔔條,還是橄攬,或者桃板,芒果乾,一無例外地都沾著甘草,甘草帶著咳嗽藥水的甜味。我實在吃不出有什麼好的,可是我還是要去買來吃。這好像是這條街上的女孩子的生活方式,她們勾肩搭背地,走到街上,買零食吃。很多年以後,我又來到這條街,街上的景象已經大變了,可是迎面走來了一個女人,她長著那種鼓鼓的橢圓臉型,眼睛略有些暴突,下眼瞼掛著囊袋,嘴是有些外翻的厚嘴唇,這種臉似乎從來沒有年輕過,但也不會十分地蒼老,它看起來總是中年偏上的樣子。這臉帶著些兇相,不是威嚴,而是兇。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著她的身份。她不是職業婦女,卻也是謀生計的女人。她不是像家庭婦女那麼賢淑的氣質,也不像那些上班的女性,態度鄭重和矜持。她是,怎麼說呢?她是見過世面,但有著偏見,涉足社會,又守著陳規。她最最合適的營生,就是街面上的小菸紙店的女店主。這類小菸紙店,是將自家的街面房子破出牆來開的張。這條街奇怪就奇怪在這裡,豪華的商店間著民居,在商家背後,就連著深長的入口龐雜的弄堂。這些小菸紙店擠在繁華的街市裡,卻一點不顯得寒讒,相反,它們很坦然。店堂後面,往往是店家的灶間,夾了一架木扶梯,可上二樓。二樓很可能只是個閣樓,便是他們的居家。他們常常在店堂裡開飯,這種臉相的女人就端了飯碗來做生意。

這種臉相有時還會呈現在男性身上,就是某一條弄堂口的,出租小書攤的老闆。他很精明地將他的小人書,一本拆成兩本,甚至三本。因為借回家看要比當場看貴,所以在他的木頭打的書架底下,兩排矮凳上,便坐滿了看書的人,大多是些孩子和年輕的保姆奶媽。他的形象還要粗魯一些,帶著些北風,穿著就好像一個拳師的行頭。黑色對襟的褂子,勉襠褲,圓口鞋。他的眼囊還要臃腫一些,嘴唇也更厚,推著平頭,一看就知道出自路邊剃頭挑子之手。他斤斤計較,決不允許你在書架上挑揀過久,要就租,要就不租,要想在挑揀時偷偷看完一本,沒門!收攤的時間一到,他便飛快地從人手裡抽走小書,不管你看完還是沒看完,想再看,要就借回家,要就明天再來。他清點小人書的樣子,就像一個水果販子在清點他的桃子或者梨。他有時甚至會為了一本借閱過久的小人書追到小孩子的課堂上。他的口音裡帶著魯音,但他決不屬上海那些來自山東的南下幹部,風範大異。說起來,和那開菸紙店的婦女也是大異,可不知道怎麼的,他們就是一路的臉相,一種小私營者的臉相。

另有一種臉相,是較為勞苦的。這是瘦型的,越人的臉相。眉稜較高,眼窩略深,顴骨突出,嘴唇薄而寬,下唇有些往裡吸,下巴則向前翹,俗話叫做抄下巴,它大多是長在老年男性的臉上,帶著焦愁的表情。帶著這樣的臉相和表情,忽匆匆走在熙攘的人群裡,上身前傾,雙臂便自然而然地伸向後方。這也是這條街上的一個名人,小學生們刻薄地稱他作全身運動,因他走路的姿態頗似廣播體操中全身運動的那一節。他總是在街上奔走,為了不讓人擋道,他就在人行道底下,又正是逆行的方向,於是便在迎面而來的腳踏車邊上危險地走著。這情景帶著一股憂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