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不要拎不清,把屁股做到人民那邊去了,這可是非常反動的。
士大夫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皇帝應首先考慮士大夫的利益而不是百姓的利益。甚至有時候,士大夫與百姓的利益是對立的。
只有考慮了士大夫的利益才是好皇帝,那些北方遭災的草民讓他們餓死算了,賑什麼災,怎麼可以向當朝裡東林黨的君子們和與之利益相關的江南富商收取工商稅?
朱由校,魏忠賢,你們這是在自尋死路啊。
說到東林黨,這是一個新興的政治集團,而政治都是服務於經濟的,看這些人背後的勢力就知道,什麼口頭上的仁義道德全都是扯淡,他們的每一寸毛孔裡都散發著銅臭味reads;。
明代的財政在萬曆之前以農業稅為主。而張居正改革重在稅收,重點從徵收收農業稅,轉移到徵收工商業的稅收。這自然大大觸動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團,在這個背景下,東林黨開始形成。
就其經濟方面,東林黨可以算是中國第一個代表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政治團體。
張居正一死,他們就急著上書要廢除這個稅收制度。可是想逃稅,沒那麼容易!萬曆皇帝這個張居正的學生雖然討厭他的老師,但他老師教他的一套是認真學習的。他心知繼續徵收微薄的農業稅,不但國庫不夠用,而且農民也無法忍受。
歷史上的萬曆也是被黑得非常嚴重的,說他貪財,說他亂花錢,但萬曆除了花錢也能創收賺錢啊。
萬曆想方設法從江南的資本家中收入稅收。由於管理外庫的的戶部不接受工商稅,只收農業稅,萬曆便把工商稅收到內庫。這就是所謂的萬曆貪財之迷。而實際上,萬曆三大徵所用的錢,正是內庫的工商稅。
萬曆的後半生都在和東林黨這個堪比黑社會的龐大文官集團加代表南方富商利益組織對抗,但他終究不是朱重八和朱老四這種猛人,宰個人跟殺只雞一樣。就算和他爺爺嘉靖比,也是不夠狠,即便被罵得暴跳如雷也不肯下重手。勉力維持了幾十年後,給兒子留下了八百萬兩,然後就駕崩了。
透過廷擊紅丸移宮三案的精彩演出,東林黨終於在萬曆死後第一次把持了朝政。他們馬上逼迫泰昌廢除了各項工商稅收。充分暴露了東林黨作為江南富商代言人的角色。而內庫的八百萬兩頁很快被他們敗光了。
當時中國各地區的發展及不平衡。江南工商發達,而幾乎不用交什麼稅。北方各省的農民則難以忍受高高的稅收,一遇到天災更是食不果腹。遼東戰事吃緊,國庫空虛。怎麼辦?
正是這種背景下,魏老太監出現了。怎麼做的,當然恢復張居正的新法,是找東林黨人交稅。經過幾年時間,國庫開始又充足起來。各地開始出現老魏的生祠。東林黨還有江南富商們怎麼坐得住呢!
那些君子們對魏老太監恨之入骨,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大家都是聖人弟子,夫子亦云:“人之行,莫大於孝。”殺咱們父母,此仇不共戴天啊reads;!
奸臣!閹賊!
重用閹黨的皇帝天啟當然也是昏君了,他必須是昏君!
於是東林黨君子們給朱由校定了性,開始有條不紊的抹黑行動。
皇帝氣得發瘋沒關係,最好是廷杖,打個半死,馬上就是敢於進諫的一世英名,青史流傳。
殺人?他們可不怕死,死了名氣更響。
正所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
殺我啊!快來殺我啊!求你了!
碰到這群滾刀肉,不要臉又不怕死,就算是菊座也頭疼。
東林黨其實也是有信仰的一群人,他們要尊嚴,他們要名聲,他們要風骨,當然他們更要權力。最重要的是東林黨不僅僅是代表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他們還有一種政治訴求,那就是要保持士大夫階層在中國的超然地位,而這些已經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行為。
東林黨反抗王權,是積極的,但卻沒有形成一個能夠帶領中華民族更進一步的政治理念,也沒有一個可以團結各階層的領袖,有的只是“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忠貞”。
這種忠貞值多少錢?為什麼平時不努力一下?
平時不幹實事,只能在大難臨頭用以死報國的方式解脫,這種比較愚昧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這在21世紀的中國誰都知道。不過他們卻認為這就是士大夫的風骨,淡泊名利,非常高大上,做事的反而是異類。
對這種心態,我只能說,你丫為什麼不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