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西靈機一動:幹嘛給人家整個的?切成小塊,一人一塊,嚐嚐滋味得了,誰想吃買了吃個夠。
何小西拿出一把小刀來。把柿餅子切成小拇指大小,一塊一塊的。沒有遞給大人,遞給底下的小孩一人一塊。
“嚐嚐,都嚐嚐,可甜了。”何小西一邊說著,一邊給孩子們分發。小孩才是這些口頭食的主顧。大人饞了也捨不得買。
小孩嘗過以後,鬧著家裡大人要買。有些手頭寬綽的就給孩子買了。有些不寬綽的,就把孩子領走了。
有些人看孩子吃了何小西他們的東西,又不好白佔便宜。就拿著醬油瓶子出來,打一點醬油算是補償。
“能拿雞蛋換不?”有人問。這裡的人家不種棉花,但是家家都養雞,都有雞蛋。
何小西想想,他們這樣一路往前走,也不會只走鄉村。還是會到城鎮的。換上來的雞蛋,隨時可以賣成錢。同意了:“換。”
這個時節天氣轉冷,雞下蛋也少。雞蛋還是很有市場,很好賣的。用雞蛋換的話還是何小西佔便宜呢,因為這個時節的雞蛋貴。
靠城市近的鄉村,會有些老婆婆挎著提籃。裡面放著麻花、油條這些吃食,到鄉村裡去賣。大人們就會給孩子拿雞蛋來換。
像一些偏僻些的鄉村,貨郎來的都少。更沒有來賣吃食的。所以何小西同意換了,立刻有許多鄉民響應。
小孩呼朋引伴的回家去拿雞蛋。
只有最先那個問何小西紅棗甜不甜,後頭又問柿餅子甜不甜的胖女人,什麼也沒有買。
這種喜歡佔小便宜的人,哪個地方,哪個時代都少不了。何小西兩輩子的人生見得多了,也懶得跟這種人生閒氣。
胖女人家的孩子也胖。看別人的家長都給買,他娘不給買,躺在地上就打滾的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