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
當然農忙時節要做餅或窩頭等。因為餅更壓餓。說到底還是因為物質匱乏。通俗點講就是“窮”。都是窮鬧的。
放在後世,吃麵條只能因為兩個原因:一、是因為懶,所以吃泡麵;還有就是因為喜歡,所以吃。後世研究出的養生吃法是:早晨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但放在此時行不通。早晨大家要趕著去幹活,一般都是湊合一頓。中午大多數時候人員無法湊齊,尤其是當家的男人們不在家的時候多,所以中午飯也不很注重。晚飯是家人齊聚的時刻,所以晚飯是國人傳統上最注重的一餐。
何小西家也不能免俗,也是以吃麵條為主。晚餐的時候,何中槐照例是要喝上二兩酒的。大多數時候,何中槐的麵條上還要放上一個白白胖胖的荷包蛋。
以前劉氏她們不做飯的時候怎麼偷吃雞蛋的,何小西沒注意過。據她分析,也不外乎煮白水蛋或是衝雞蛋茶這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因為她以前刷碗的時候,聞到過類似雞蛋茶的腥味。應該還是煮白水蛋多些。雞蛋茶是把雞蛋攪開,衝上開水,然後放點糖,點上點香油。現如今不說白糖,紅糖都很稀罕。不放糖的雞蛋茶,即便點了香油,也有一股腥味,口感並不好。
還有雞蛋殼,劉氏她們都是丟到陽口(攢垃圾的坑。一般在大門口的旁邊)裡。陽口裡的惡色(垃圾)積攢一段時間,都是何小西他們三口人負責起出來,送到湖裡去當糞肥用。何小西對裡面的蛋殼的量一直都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