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吸收三大門戶的經驗教訓,對百度、澤聯科、騰訊,分而治之,一家一家單獨談。
這一點,和趙澤君料想的一模一樣。
第四十一章 澤聯科集團公司
從學歷、求學經歷來看,馬芸遠遠不能和那些有著海外背景的網際網路創業者相提並論,什麼常青藤名校、矽谷經歷,和他一改無關,中關村對於他而言,已經算是很高大上的地方。
恰恰因為是野路子出身,真正的平民創業,所以從事網際網路行業後,馬芸對前沿科技反而比大部分有著海外教育的人更加留心。
越是不足,越是彌補。
如果說在大資料的研究上,資料中心領先了全國一個時代,那麼對於大資料的理解,馬芸可以說領先了全國網際網路從業者至少半個時代,和趙澤君無限接近。
那天在資料中心,最讓他震驚的,還並不是已經可以直接應用的20幾個應用模型。
而是剩下的一百多個研究型別的模型,以及資料中心一年多以來就擁有的海量資料,各類資料模型的建立速度和思路,這些才是未來大資料擁有無窮可能的基礎,也展現了資料中心的真正底蘊。
未來的大資料,絕不僅僅是某一個功能,某一項單獨的應用。
其實早在半年之前,阿里巴巴內部,就已經秘密的開始進行了大資料的研究,但恰恰就是因為阿里巴巴的專業性太強,能收集到的資料過於片面,有深度,缺乏廣度。
這一點限於阿里巴巴業務,很難改變。
所以在參觀完資料中心後,馬芸就決定必須加入百度澤聯科騰訊三家的資料中心,而且不能像三大入口網站那樣,只有有限的會員權力,必須和bzt三家一樣,擁有完整會員資格。
怎麼談,能拿出哪些籌碼,底線在哪裡,就變得極為關鍵。
馬芸這頭在醞釀怎麼去和資料中心談,趙澤君這邊,已經開始著手合併兩家部落格。
具體的合約簽署,網站合併工作,由新浪專門派人和建武市澤聯科方面聯絡。
除了網站之外,澤聯科還要接手一批人。
原來新浪部落格專案組得知部落格被出售之後,發生了分裂。大部分人留在新浪,併入其他部門,一小部分人跟著專案,跳槽來到澤聯科;還剩下一部分人,主動辭職了。
這份辭職的意味深長,其中固然有對新浪失望的意思,也不乏被黑鍋的成份。
兩年前,新浪斥巨資的準備轟轟烈烈幹一場的部落格專案,最終以失敗告終,總有人要出來承擔這個責任。
董事會不會背鍋,董事的心腹,事業部的主管也不會背鍋,那麼有資格背鍋的,就是在新浪內有一定級別,但始終是‘外人’的部落格專案組負責人,當初大陸第一家部落格創始人,號稱部落格之父的方興。
當然,在部落格中國強勢崛起之後,大約除了新浪內部少數人之外,沒有人會認為方興還是部落格之父。
就像早就沒有人記得,網路小說之父其實是如今澤閱的某位副總,人們能記得的,只有網路小說教父趙澤君。
“找到了?”趙澤君和吉安娜在進行影片電話。
“找到了,可是方興不願意加入部落格中國。”吉安娜聳聳肩。
趙澤君最初的想法,是把方興招攬過來,負責部落格中國。
雖然在部落格中國的打壓下,新浪部落格一直處於劣勢,但方興畢竟是國內最懂部落格的幾個人之一,有著管理第二大部落格的豐富經驗,他如果能來,可以幫吉安娜分擔很多工作。
作為自己的助理,吉安娜承擔的工作實在太重了。
哪知道吉安娜聯絡上對方之後,方興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不僅拒絕,還對部落格中國,對澤聯科和趙澤君,表現出了非常大的牴觸情緒,根本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老闆,是不是可以考慮給他一定的股權?”吉安娜問。
趙澤君想了想,搖頭:“愛來不來,給什麼股權?!現在不是創業階段,收了新浪部落格,部落格中國已經進入平穩期,接下來眼看著就是摘桃子的時候了,一路辛辛苦苦跟著走來的老員工都沒有股權,憑什麼他有股權?這樣,不管他了,兩家合併之後,原部落格中國的骨幹員工,可以朝上提一提,再招一批人。”
“好的,我知道了,那我們就放棄他。”吉安娜點頭。
“還有個事,你抓緊辦一下。”
趙澤君以前一直覺得網際網路這一塊,組織架構不太成熟,比較亂,既然已經沒有了新浪部落格這個對手,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