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讓澤業確立了‘模組化管理’的雛形,這是對內建設、管理的法寶;
第二個第三個澤業廣場,已經具備了進行‘訂單式地產’運營的條件,這是對外合作運營的法寶。
再加上和各地政府、當地實力人物的良好關係,這是社會環境保障。
這三駕馬車,就是後世萬達的核心競爭力,有了這三家馬車,萬達廣場開在哪裡,哪裡就是城市的中心,萬達的影響力,就輻射到哪裡。
而這一世,澤業必須先於萬達、優於萬達。至少在南方,不讓萬達有任何機會!
說回所謂的‘訂單式地產’,指的是‘先租後建,招商在前,設計建設在後’。
在規劃建設之前,就和知名企業簽訂聯合發展協議,然後根據入駐的門店,來進行設計規劃。與合作伙伴進行溝通、協調,大家共同確定規劃設計與技術指標,每一個店的面積、層高、裝置等等都要事先約定好,為租戶量身定製商業地產專案。
澤業開到哪裡,這些知名企業,就跟到哪裡,一榮共榮,一損俱損。
在澤業廣場還沒有動工之前,就宣佈有哪些知名企業入駐,也有助於提高知名度和未來購買者的信心。
“訂單式地產”的概念,之前趙澤君就和姜萱多次討論過,做了比較充足的準備和研究,對於這種模式的精髓,姜萱並不陌生。
嚴格說起來,除了趙澤君,姜萱應該算是國內研究‘訂單式地產’的第一人,還要超過真實歷史上的萬達。
“我估計,建武市澤業廣場的門店,應該大部分都會願意合作,但是我們自己心裡要有數,有選擇性的進行,世界五百強、國內一線知名企業有限,所以除了之前的合作伙伴,還可以公開招商。要給商家一種印象,和澤業合作的是有門檻的,能取得合作機會不容易;也要也消費者一種印象,澤業廣場很上檔次。”
“嗯,第三件事呢。”姜萱問。
“建武市澤業廣場的即將開業,開業的一個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