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最深的一層是公元前4000年的,最淺的一層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超過了泰國的可考歷史。
到1986年,班清挖出了各種文物18噸,其中有大量的青銅器和金銀裝飾品。有人說,班清的寶藏是永無窮盡,因為這裡有成千上萬個古墓葬,超過埃及的國王谷。這個不知名的文明的地域範圍遠遠超過瑪稚文明,不亞於印度河文明。
班清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銅製品,並且在製作技術上有不斷的創新。在早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青銅錛和青銅手鍋的含錫量只有1。3%,製作也較粗糙,嚴格地說只能算作紅銅製品。而班清人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製作了各種精緻的青銅手鐲、項鍊、戒指和長柄勺。
除青銅器外,班清的地下還出土了為數不多的鐵器,有鐵腳鐲、鐵手鐲和雙金屬的矛頭、斧頭等。晚期的青銅製品中,有用含錫量高達20%的青銅鍛打成的頸圈。因為含銅量這樣高很容易碎,所以製作時須鍛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至於班清人是如何掌握這項重要技術,現在也是不解之謎。
“去班清小鎮!”
吳天緣馬上決定出發,去班清尋寶,這次都是一些古代文明,特別都是青銅器,天緣古文明館正好適合展出,就算第一炮,開門紅!
一行人在北極熊幫助下,偷偷潛入班清附近,吳天緣透過一個青銅碎片鎖定寶藏位置,很快就發現一個古文明遺址,連夜挖掘後,收集到兩百多件青銅器,還有一些金銀飾品。
就這樣他在班清呆了半個月,一共收集到上千件古文明文物,最後滿載而歸,終於為新博物館增加了第一批藏品!
“終於開張了!”
胡建民感嘆道:“我還以為你小子不準備尋找古文明藏品?一直沒有動靜,今天也算開張了!”
“廢話,你沒看見我天天到處跑?弄點東西回來容易嗎?”
吳天緣休息了幾天才緩過勁,古文明數量太少,每個國家都是寶貝,在最大博物館陳列研究,用錢根本買不到!
人類對史前文明很感興趣,希望透過研究獲得神秘力量,比如瑪雅文明、亞特蘭蒂斯、古巴比倫、古印度,就連中國也有很多不解之謎,用現在科技也不能解釋。
原本吳天緣真沒想過收集古代文明遺蹟,自己弄點古玩就挺滿足,最多在弄點西方藝術品,油畫雕塑什麼的。結果三個土地主一下子搞了十五萬平米藝術中心,光博物館就三個!
現在中國館已經基本完善,西方館只有兩幅梵高是向日葵鎮館,至於古文明館更是操蛋,好容易才弄了點班清青銅器,也算第一批藏品。(未完待續。)
第330章 上等人的玩意
“柳叔,您的茶道水平果然提升了新層次!”
吳天緣看著柳華生不帶一絲煙火氣的手法,不由感嘆道:“無論是水的溫度還是泡茶手法都是恰到好處,行雲流水中還有一種特殊韻味,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茶和日本茶的最大區別,那主要就是製茶中殺青的方法不同。”柳華生閉關出來以後,氣質更加寧靜安詳,一舉一動都有禪的感覺,笑道:“殺青是製作綠茶、黃茶、黑茶、青茶以及部分紅茶的初步製茶工序之一,同樣它也是幫助綠茶呈現優質形狀和品質的非常關鍵的一道工序,這步做的好不好,運用的方法如何,是會嚴重影響茶葉泡出來的味道的。”
“它包括炒青、蒸清、泡青、輻射殺青。然而中國綠茶,使用的殺青方法多為炒青,也就是在製作茶葉的過程中用微火在鍋中使茶葉萎凋的手法,一方面人工揉捻讓茶葉水分快速蒸發,這樣就阻斷了發酵過程,同時茶葉中茶汁的精華也完全的保留。當然在炒青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技巧的。這樣泡出的茶葉味道鮮香,苦味較少,茶葉是儲存完整的。”
“而日式煎茶,多采用的殺青手法則是蒸青,發明這個製茶手法的當然也是我們中國勤勞勇敢的勞動人民。這種透過蒸汽來殺青綠茶的製茶工藝還要早於炒青,蒸青在製作的過程中保留了茶葉裡較多的葉綠素、蛋白質和芳香等物質,幹茶的顏色會比較深,因此泡出的茶葉顏色更綠,口感會苦一些,味道卻很香。煎茶在製作的過程中茶葉是切斷的,形狀不會像中國的綠茶那樣完整,在泡製煎茶的時候需要有過濾網。”
“很多人一開始喝不慣日本抹茶,抹茶也是從中國傳到日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隋朝。抹茶的原料是綠茶,用天然石磨碾磨成微粉末狀蒸青的綠茶。這就是為什麼它是粉末的原因。”
“抹茶的味道剛入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