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3 / 4)

小說:洪荒求聖錄 作者:幽雨

道:“道門沒落,西方教大興,乃天道大勢,我等雖是天道聖人,但終究不是混元,如何能夠逃脫天道算計?”

待通天話音落下,就連一向無為恬淡的老子,亦長長嘆了口氣。

見此情形,李揚不禁一陣感慨。

在後世讀《封神》時,李揚一直以為《封神》中的人物、故事都是憑空虛構,想象而出,哪怕當他到達洪荒後,也只以為這是一個“虛幻”的神話世界,而非後世那個“地球”!

直到遭遇“大道轉生”後,李揚才隱隱意識到,事情恐怕並非如此,而與蚩尤那次對戰,終於讓他看清一絲事實真相。

此洪荒不但是《封神》中那個洪荒,更與他rì後生活工作的那個“地球”在同一時空。

換言之,《封神》根本不是什麼傳說,而是真實的存在。

至於為何會有《封神榜》一書出世?李揚亦無法算出其中緣故,但有一點能夠肯定,《封神榜》的那些故事也許是真的,但對三清一脈的道門,西方教,還有諸位聖人的描寫,卻是多有誤解。

在後世的《封神榜》中,闡截二教之所以起了齷齪,除了理念不同外,更是為了在大劫中爭道統、爭氣運,但李揚在修煉有成後,卻深知這種說法可笑至極。

不論是三清,還是接引、準提,皆為天道聖人,又怎會不曉得道門即將沒落,西方教即將大興的天道大勢?

以準提為例,在《封神榜》的原著中,他便能算出孔宣與西方教有緣,而八百年後的事實亦能證明,準提所算並無差錯。

連準提都有這般能耐,三清又怎會算不出其中因果?

既然如此,那麼道統和氣運又有什麼好爭的?就算要爭,也應該是和西方教爭上一爭才對。

雖然元始亦曾說過“截教門人多是披毛戴角,溼生卵化之輩,不堪造就。”對截教多有貶損,但李揚作為通天的摯友,卻知道這裡面別有內情。

想當初,當老子成就天道聖人後,便已看破迷障,算出道門rì後的劫數所在。

其實,在紫霄宮分寶時,一切便已註定。

鴻鈞作為洪荒的合道之人,一言一行皆有深意,在分寶時,他明明知道老子已有天地玄黃玲瓏寶塔這件鎮壓氣運之物,卻偏偏又賜給他一件先天至寶——太極圖,而通天,則獲得了誅仙四劍和陣圖。

那時,眾人皆以為鴻鈞厚愛通天,畢竟誅仙四劍威能無匹,非四位聖人齊聚不可破,也就是說,只要此寶在手,通天完全能夠以一敵四。

可是當老子憑著立“人教”成聖後,三清這才恍然大悟,知曉了老師的真意。

誅仙四劍雖好,但因不是先天至寶,卻是無法鎮壓氣運,而三清想要成聖,偏偏需要立教,這麼一來,誅仙四劍立刻就變得雞肋無比。

要知道,量劫兇險無比,如無先天至寶鎮壓氣運,結局絕對好不到哪去,誅仙四劍再厲害,又怎能強過天道算計?巫妖大劫中,妖族和巫族不同結局,就是最好的例證。

所以三清很容易就推算出,下一次量劫過後,道門必衰,而通天所立之教,則必遭天道算計,而不能善終。

很顯然,當年紫霄宮分寶時,道祖便已算知一切。

而在知曉天道走勢後,三清亦終於有了應對之策。

在未成就混元前,天道大勢可順不可逆,既然老師早已有所隱指,三清自然準備依言而行,雖然此舉對通天多有不公,但為了道門的傳承,也只能委屈他了。

作為三清之一,通天亦知曉老師的深意和兩位兄長的難處,所以對成為應劫主角並無太多牴觸。

不過通天向來剛強,並不願意坐以待斃,畢竟此時的洪荒天道不全,萬事萬物皆有一線生機,龍漢初劫的龍鳳二族可以苟延殘喘,巫妖大劫的巫妖二族亦能保住最後的傳承,他相信,他所立之教,定然也有一線生機!

所以通天所立之教才會以“截”字命名,為的就是能夠擷取到那一線生機。

這線生機不單單是截教的生機,更是整個道門的生機!

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通天的確抓住了那道遁去的一,那線生機不是其他,正是李揚!

至於元始說的那些話,並非為了詆譭截教,而是為了絕掉大多數生靈想要拜入闡教的念頭。

沒辦法,雖說巫妖大劫過後,巫妖當隱,人族當興,但當元始跟通天立教時,人族才“小荷剛露尖尖角”,根本不堪大用。

放眼洪荒大地,依舊是妖族的天下。

三清皆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