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這兩位領袖人物同一年去世,形勢急轉直下,新法由宋廷自己宣佈廢止。
在朝廷方面,神宗去世以後,哲宗趙煦繼位,時年10歲。高太后臨朝聽政,立即任司馬光為相,盡廢新法。次年,王安石在江寧去世,司馬光還向朝廷建議“介甫(王安石)無他,但執拗耳”,希望朝廷贈恤之典從厚。5個月以後,司馬光在宰相任上病逝。這兩位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領袖人物去世以後,社會上君子之風也就逐漸淡薄。在激烈的黨爭中君子道消,小人道長,特別是###人物大都是趨炎附勢之徒,攻擊政敵,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無所不用其極。高太后聽政8年,於1093年病逝,哲宗親政,立刻又貶斥舊黨,盡用###。朝廷中的帝后介入黨爭,更使黨爭加劇。1100年,哲宗趙煦以25歲的青年病逝,由向太后(神宗之後)做主,立哲宗之弟神宗之子趙佶為帝,這就是出名的亡國之君宋徽宗。
這個趙佶是神宗的第11子,生母姓陳,因是庶出,本無繼位的資格。可他從小就很狡猾,為了爭取做皇帝的機會,他特別孝順嫡母向太后,每天都去請安,以博得向太后的好感,最後真的如願以償。###出身的宰相章惇自己的名聲不好,但他頗有知人之明,一眼就看出趙佶言行輕佻,不是做皇帝的材料,但是向太后堅持己見,一些大臣附和,章惇爭不過他們,趙佶終於繼位。趙佶繼位後,立即對章惇進行報復打擊,1100年後,免掉他的相位,流放潭州(今長沙),次年,更貶為雷州司戶,章惇終於貶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