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葬,是墨子針對當時上位者耗費大量錢財來鋪張喪葬而提出的節約主張。墨子認為,厚葬久喪不僅浪費了社會財富,而且還使人們無法從事生產勞動,並且影響了人口的增長,這不僅對社會有害,而且也不符合死者的利益和古代聖王的傳統,因而必須加以廢止。
這些主張,魏延除了覺得第一點有點理想化之外,其他都沒問題,他深表贊同,特別是最後一條,東漢時期愚孝至深,所以喪葬時都是厚葬,很多家族安葬父母時恨不得把所有財產都埋進去,這種風氣綿延兩百年後,結果社會上缺金少銅,因為大部分都埋在墳墓裡面了,以至於,缺乏軍費的曹操派出一支軍隊專門去挖墳盜墓,那支軍隊的軍官還有專門的官名,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
魏延沉思片刻,最終做出決定:“我願意接納墨家,在我一統天下之後,將墨家扶持為顯學,但有一點,現階段,墨家弟子依然必須隱匿身份。”
相對於那些只知道道貌岸然做官魚肉百姓的儒家門生,魏延更欣賞墨家弟子,他們有強烈的社會實踐精神,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如果有一批墨家弟子成為各級官吏,這個社會的公平正義和科技發展都是值得期待的。
黃月英正色道:“那是當然。天下大部分諸侯都是世家扶持起來,而世家絕大部分都是以治儒學而起家,世家力量甚是強大,不可撼動,我們自當謹小慎微。”
魏延又問道:“墨家如何助我?”
黃月英顯然胸有成竹:“大漢境內所有墨家子弟見鉅子令,聚集義陽新城,助夫君你打造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