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3 / 4)

小說:三國之超級霸主 作者:蒂帆

在開始,張魯還打算假意投降凌雲,等凌雲撤出漢中後再逐漸培植的勢力,相機而動。

現在的他徹底打消了這個想法,凌雲是不可戰勝的,即便現在讓他擁有一州的兵力,他也絕對不是凌雲的對手。

甚至張魯在現在就已經看到了劉表和劉璋的結局。

大戰後的第二天,凌雲派人給蔡瑁、李嚴各送去一封書信。

書信是讓軍士給射進營中的,凌雲不確定蔡瑁和李嚴大敗之後時候會惱羞成怒,殺掉信使。所以他只讓人把書信射進營中,信使的生命也是生命啊。

信是凌雲親筆所書,勸告蔡瑁即刻率兵返回荊州,並做好歸降準備。凌雲自言,遲早將會率軍進入荊州之地,若那時兩下開兵,凌雲必不會象現在這樣客氣。

給李嚴的信更是直言不諱,讓他放棄用的抵抗,立即歸降。

蔡瑁和李嚴雖然被凌雲打敗,但他們並未覺得凌雲可以長驅直入,輕易取得荊州和益州之地。

投降的事,肯定沒戲,這二人想都不用想。但他倆心中卻各自揣測,是否在這裡繼續與凌雲對戰,畢竟凌雲的大軍先前帶給他們震撼實在太大。

因為有傷兵在,蔡瑁並未立即撤軍,而是派人返回襄陽,稟報劉表。

蔡瑁未動,李嚴自然也沒有動,人家是來支援的,他沒有先行撤兵的道理。

凌雲給的期限是三天,如果三天之內,二人沒有答覆,凌雲將會大兵壓境。其後果讓二人去想。

自從接到書信後,李嚴再次派人去武都郡見張任,請求大軍支援。到現在為止,他還沒得到張任已經歸降凌雲的訊息。

同時他又派人返回劉璋處求援。

眼看著兩天的一晃而過,軍中的傷兵並未見起色,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第二天夜晚,蔡瑁將李嚴請到了大帳之中。

這還是兩人兵敗之後的首次見面,因為彼此軍中需要處理的事務太多了。

“李將軍,凌雲的書信,你如何看?”蔡瑁問道。

李嚴微微一笑,“不過是聳人聽聞而已,若凌雲真有如此實力,何必多此一舉。我看他是虛張聲勢而已,前幾日,他不過使用調虎離山之計,亂我軍心。才讓他有機可乘。凌雲軍中多是騎軍,在平地作戰自然佔據優勢。你我軍中騎軍雖不如凌雲多,但我們佔據地利。你我的大營相距不遠,凌雲未必能一起攻擊,若其攻打一個,另一方前去支援。到那時凌雲必受前後夾攻。此地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附近樹木業已處理,大營再不擔心被凌雲用火進攻。凌雲的近十萬大軍在武都郡,張將軍有兵馬二十萬,與黃太守兵和一處,絕對優勢於凌雲。凌雲若想調動武都郡的兵馬,則張將軍必不會袖手旁觀,在後掩殺,牽制徐晃所部。你我只須守住此處,任凌雲的兵馬如何進攻,我們製作木排防住凌雲軍中的箭弩,他必定難以取勝。依李某猜測,凌雲必然是懼怕你我兵合一處,想用計yin你我退去,而後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他自以為聰明,沒想到你我都是統帥大軍之人,如何能瞞過你我的眼睛。”

李嚴說得頭頭是道,只是他不得不這麼說,張任的兵馬到現在還沒有訊息,他心中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他現在要做的就是把蔡瑁給留在這裡,共同抵抗凌雲。他則等待劉璋那邊的訊息,如果戰,劉璋自然會給他派來援軍。如果退,只要劉璋給他下令,他立刻帶軍撤退走人,絕不在此地多留一刻。

而蔡瑁心中最大的顧忌也是劉表,二十萬大軍給帶出來了,沒出來幾天,仗也不曾打過幾次,就這麼灰溜溜地,如何去見劉表。

所以他想至少要打一個勝仗再做計較,對於張任大軍的事,蔡瑁他們在武都郡。至於歸降一事,凌雲控制得太嚴密了,除武都境內的人,外地人都不知曉。

而且雖然張任和黃權投降,各城池的旗號並未更換,依然用著益州軍的大旗。徐晃嚴格限制了各城的百姓,短內不可隨意出城。

諾大的武都郡,難免有劉璋的耳目,徐晃不得不防。

而做好這些安排之後,徐晃又接受了凌雲新的命令,現在正在帶軍返回漢中途中。

這些情況,蔡瑁更是一所知。

二人談論半天,彼此互相打氣,蔡瑁終於打定主意,繼續堅守待命。

軍中的糧草是二十萬人的糧草,如今已去一半軍士,剩下的人更有富裕,所以根本不用擔心糧草不足。

第三天平安事,到第四天,蔡瑁得到稟報,凌雲大軍前來進攻。

蔡瑁立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