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進攻,大營就出現了問題。
事態嚴重,他立即下令撤軍,令嚴顏率軍退後,防止大營的守軍出營掩殺。
兩路大軍悄悄地趕來,匆匆忙忙地。二人率領騎軍甩開大隊人馬,快馬加鞭往回趕。
跟在後面的都是步軍,這些步軍大多數都是剛剛從攻擊隊伍中撤下來的。有一些人還身帶箭傷。
南方沖天的火光極為明顯,眾軍士都了突然撤軍的原因了,有的軍士甚至在心裡感謝這場大火,至少讓他們暫時逃離了死亡的威脅,至少須再去進攻了。
這些軍士剛剛撤出大營百丈左右距離,大營的寨門轟然開啟,數騎軍策馬奔了出來。
東面帶軍的主將是于禁,西面帶軍的主將是高覽,二人各帶三萬多騎軍,手持弓弩向前掩殺。
黑暗之中,馬蹄聲如雷響起,喊殺聲沖天響起。
荊州軍和益州軍的撤退隊形一下變成了潰逃之勢,雖然兩路大軍都各自有殿後的隊伍。但他們如何能頂得如箭矢的不停怒射。
除了中箭倒地的軍士,其餘人都瘋狂潰逃,生怕跑得慢了做了人家的箭下之鬼。
雖然蔡瑁和李嚴的軍士遠比凌雲的人馬多,但軍心已散,負責殿後的將官根本控制不住潰亂的軍士。
後邊的騎軍緊緊追趕,萬馬奔騰,氣勢十分駭人。
荊州軍和益州軍都不後邊有多少兵馬,他們根本生不出半分反抗的念頭。
他們心裡唯一想的就是如何逃出去,如何擺脫敵軍的追殺。
西側,嚴顏隨在敗軍之中,心中異常惱火。
大軍潰敗之勢已成,他縱有天大的本領也法挽回敗局,這次偷營,他曾建議李嚴不要輕舉妄動。但李嚴因為蔡瑁已然做出決定,他不得不配合為由駁回了嚴顏的建議。
敵情不明,敵軍士氣高漲,益州軍士氣低落,又是黑夜作戰,幾個弱勢加起來,嚴顏非常不看好這次偷襲。
但軍令如山,官大一級壓死人,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