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3 / 4)

小說:長河內外 作者:緣圓

在理,不過自古兒女婚姻大事父母作主,媒妁牽紅啊!’她娘便道:‘東家所言極是,要不您先坐一會兒,娃兒正在前邊坪裡晾衣,我現就去問一下娃兒,也好有個主意。’說著作禮離去。

“來到她女兒處細聲問道:‘娃兒,東家特來說媒,大東家的兒子人才不俗,娘不知你意下若何?’娃兒說道:‘回孃的話,孩兒還小,暫不思嫁,還望娘能夠解諒!’她娘雖疼惜女兒,但也不得不提醒道:‘娃兒,只怕如此一說,我們很難有安身之所了!’

“娃兒道:‘娘,孩兒明白,但孩兒畢竟還小,不如娘去回東家的,就說是孩兒的意思,等孩兒十八歲時再請大少東家來提親不遲。’她娘於是回至住處,將娃兒的意思轉述於東家,並對東家的道:‘東家,您也是看著娃兒長大的,大東家那邊,還得您多周旋周旋才好啊!’東家的亦無他法,只得將娃兒的話向大東家的轉述一遍。”

說到此處,瑾瑜亦起身去袋裡找水喝,直急得六人扭頭連不疊問道:“那後來大東家父子倆怎樣了?他們沒難為娃兒母女二人嗎?”瑾瑜飲了一口水道:“大東家的父子倆也沒怎樣,於翌日便打道回府了。”

第三十五章 詞現隱緣

第八回//逍遙客受捧飲二宴//倩瑾瑜矚詠觀景詞

此時施華以一種擔心的神情望著瑾瑜,並問道:“若兩年後,那大少東家的再來提親咋辦?”其實瑾瑜並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畢竟大少東家是一個無可挑剔的美男子,便笑答道:“娃兒又能怎樣?也只能等兩年後再說了。”

阿尼慕並不喜歡歪來拐去,直問道:“瑾瑜姐姐,是不是娃兒心中已有人了?”此話一出,一行人都將目光移向方陽,直把方陽弄得極難為情,他道:“我說大家不要朝著我打量,好像要往我臉上貼金似的,連大東家一表人才的蘭玉娃兒都沒能瞧上,你們覺得我配得起娃兒嗎?”

見方陽如此貶低自己,瑾瑜甚覺不好意思起來,說道:“方陽,我認為這世上不是誰配不配得起誰的問題,主要還是彼此之間有沒有那種感覺才是關鍵之所在。”二人的一來一往,阿尼慕並沒有聽出個端倪來,又直問道:“姐姐你快說呀!到底那娃兒心中有沒有人啊?”

阿尼慕的緊緊追問,使得瑾瑜無法迴避,她道:“那娃兒不是說了嗎?她自己還小,要到十八歲以後才考慮個人的問題嗎?”之後話鋒一轉道:“好,我的故事講完了,該哪一位了?”之後就是蘭花派四人輪流講了故事,未置話下。

此刻山上早已嵐清霧散,天上亦是星斗滿天,爍爍生輝。八人又聊了一陣之後,學著伊瀾的先後摸黑各去撿了一回東西,便敞開睡袋,將扁袋墊之於下和衣而睡,並留著篝火之餘燼驅些露氣。始睡之時,都難免仰星長望,各有所思。

兩個時辰之後,實因露水太重,便將頭縮於睡袋之內。亦有因興奮的,亦有不適於露天而寐的,除伊瀾和餘暉之外,他們之中不乏半睡半醒者。待翌日凌晨,才覺睡意濃濃,酣然入夢。

伊瀾和餘暉天剛微亮便已醒覺,只不好吵醒各位之雅寐,是以續賴於睡袋內直到卯時正方起身小漱。六人聞聲亦起來小漱一番,此時陽光已透過霞縫斜灑于山坡之上,八人便將被露水微溼的睡袋摺疊起來,收拾一番,辰時未至已是整裝待發,一起朝藿朗峰險要處行進。

一漏時來至藿朗峰之險要處,仰望峰巔,竟無攀險而上者,巔下卻有三十幾人時有昂首相望,未備攀爬,只待著看是否有攀爬者。陣煦和施華便將扁袋置於地上,取出索鎖鉤,重新整理了一番,正待先攀,伊瀾將扁袋置於地上道:“不如二位兄臺將鉤索給我,待我先行上去,再踩壓索頭,各位再拉索而上可好?”

七人見伊瀾願先行上去,自是高興,也正欲欣賞一番她登險時之仙姿秀態,陣煦便將索鉤遞與伊瀾問道:“不知伊瀾仙子是飛身直上還是沿索攀爬?”

伊瀾邊伸手接過索鉤邊道:“自然是沿索而上,我豈能做出彼等綽人眼目之舉動,誤導世人之認知!”於是提著索鉤又向前攀了幾步,於一可立腳之處停穩。險要處約有二十米之高度需要攀緣,並且陡峻。

索長約有三十米上下,索頭是一個開花三爪鉤。伊瀾將鎖鉤於手中轉了幾圈,然後向高處拋甩而出,索鉤便鉤住了上面的岩石。但伊瀾用手一扯,鎖鉤一滑,只鉤住了上面一丁點岩石。底下眾人皆以為她會將索鉤搖拽下來後再重甩,但都出乎眾人之意料。

只見伊瀾拉索輕沿而上,姿勢優美遠勝踏雪無痕,要是腳未踮崖壁,跟飛天沒有什麼二致。只見她三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