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得接受:“謝大人放心。”
等謝秉走了,郝運忍不住開口道:“大人,這件事從頭到尾便是你在操辦,與謝大人有何干系?如今陛下聖旨裡只寫了謝大人的名諱,把大人您忘得一乾二淨,我真是替大人不值!”
郭湛安看了郝運一眼,見他這氣憤的樣子不似作偽,雖然對郝運稍稍放心,但在心中還是把郝運從自己心腹的備選名單裡劃去了。
如此沉不住氣的人,留在自己身邊,弊大於利。
“這件事若是沒有謝大人的首肯,我一個人如何能做成?”郭湛安呵斥道,“這種話我不想再聽到第二遍了,更不想從別人嘴巴里聽見,記住了?”
郝運不由一顫,忙道:“記住了。”
郭湛安又指派了幾件事交給郝運,把人打發了。
李崇浩的心思,郭湛安沒有自信懂個十成,六七成還是有的。
這聖旨裡只寫了謝秉的名字,半點都沒提他郭湛安,無非是李崇浩那所謂的“平衡之道”罷了。
正月前,李紹鈞藉著自己那封摺子的機會,將李崇浩對自己的顧忌打消了一半,鎮國親王的位置坐得穩穩的。正月之後,李紹鈞離開吏部進了刑部歷練,比一直在戶部折騰的李紹錦要好得多。
李紹鈞在朝中的聲勢漲了,李崇浩自然要壓一壓郭湛安了,畢竟郭湛安是李紹鈞的伴讀,與李紹鈞的外祖家又有沾親帶故的關係,郭湛安站在李紹鈞一邊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就算郭湛安離京後這兩年來明面上和李紹鈞的聯絡不多,又多次向李崇浩表忠心,但多疑的帝王始終不願打消最後一絲疑慮,依舊把郭湛安和姜言年當成李紹鈞的心腹來看待。
不得不說,李崇浩這次是猜對了,但他只是一味打壓得勢的,抬舉失勢的,三番兩次的輪轉下來,這桿秤早晚有斷的一天。
就在謝秉等人接到聖旨的同時,京城中有兩個相貌普通之人拿著路引出城,騎著快馬飛奔向西北。
兩個月後,幾個各自為戰的塔韃部落突然結盟,共同對抗寧古漢的大軍,並將寧古漢斬殺在馬刀之下。
與此同時,寧古漢與楚朝皇帝簽訂的條約具體內容在塔韃草原上不脛而走,塔韃各個部落的大軍集結在一起,向許州進發。
☆、第112章 內奸
郭府,本應該在軍營的姜言年突然到訪。郭湛安今日本該休沐,但因為這幾天從其他地方湧向許州的人數越來越多,他不得不留在府衙裡和謝秉等人商議對策。
霍玉出面招待,喊來一個跑腿的小廝,讓他速速去府衙告訴郭湛安。
片刻後,郭湛安便趕回來了。霍玉見他回來了,知道現在沒自己的事情了,便以身上戴孝不便招待為由,帶著福全離開。
“將軍怎麼說?”郭湛安坐下後,開門見山地問姜言年,“能讓你這個時候跑來許州,一定是有大麻煩了吧。”
“誰也別笑誰!”姜言年瞪了郭湛安一眼,說道,“那些塔韃人已經瘋了!前線的探子回報,說塔韃最大的五個部落中,有三個已經停戰,正想著咱們西北邊城進軍。除了這三個部落以外,塔韃聯軍裡還有若干個小部落,人數怕是在十萬人以上。剩下那兩個大部落還在觀望,不過都已經鳴金收兵,看樣子就算還沒有和其他部落握手言和,也不會在這時候趁火打劫。”
郭湛安手指摩挲著杯壁,說道:“雖說當時和寧古漢簽訂條約的時候,秦王從京中帶著五千人的部隊,一路上聲勢浩大,但除了西北和朝中以外,知道這件事的人其實並不多。而且寧古漢這個人做事謹慎,當日我聽說他帶到邊城的只有三個心腹,另外有一支隊伍在十里開外接應,塔韃那邊別說其他部落了,只怕連寧古漢自己部落都沒幾個人知道他到底做了什麼。”
“就是這個道理,”姜言年忍不住嘆了口氣,說道,“到現在都不知道這訊息到底怎麼傳到塔韃那邊的。”
郭湛安皺眉道:“不光如此。如今寧古漢的部落日益壯大,如果不是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不可能短短几日就把寧古漢給殺了。塔韃的幾個部落常年來各自為戰,彼此混戰不休,為何今日突然轉了性子,一齊對付寧古漢?”
姜言年也是想到了這一層,自言自語道:“難道是寧古漢發展太快,損了太多部落的利益?”
“但還是沒辦法解釋為什麼這麼多部落一起對付他。”郭湛安曲起手指,在桌子上敲了幾下,說道,“如果我是塔韃部落的族長,我會靠自己對付寧古漢,但是我不會相信其他部落的人,從而結成聯盟一起對付他。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