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的寶寶,如何帶好哺乳期的孩子。“中心”還為孕婦找了專業的營養師,一個月見一次孕婦,指導孕婦的飲食和營養。
在那裡小慧還遇到了許多懷孕的女同胞,她們當中很多是生二胎或是三胎的。每次活動,“中心” 都會準備豐盛的點心、水果、牛奶、飲料等,讓孕婦邊吃邊交流經驗、溝通感情。小慧從他們那裡學到了很多知識。
最讓小慧驚訝的是:“中心”的所有服務都是免費的,除此之外,每次活動還發兩張車票、營養補助金、牛奶和水果等營養品。
小慧每次都要走四十分鐘到“中心”,車票捨不得用,留給即將去CO…OP的丈夫。
每次從“婦女中心”參加活動後,她的心情都特別高興,覺得在加拿大做一個孕婦真是太幸福了。
平生第一次上法庭
這天,在“婦女中心”參加完活動後,又到了每月婦科檢查的日子了。一位家住在DUNDAS(登達士)地鐵站附近、與小慧一同參加 “中心”活動的同胞,開車順便把她送到了地鐵站內的505總站,這樣,小慧上車就能有座位。小慧很熟悉那個地鐵站。在襪廠上班時,她每天都從家門口乘有軌電車直接坐到站裡,用chuansfer再換乘其他車。她想:這次她要直接乘坐有軌電車505,作為始發站,肯定要上車後再交車票。她準備好了車票,從站外直接向站臺走去。剛走幾步,就看見一個穿車站制服的人向她這邊招手,她以為他在叫別人,轉身看了看周圍沒有別人,這才半信半疑地向那人走去。
“Are you calling me?(你叫我嗎?)”小慧問。那人點了點頭。
等小慧走近後,那人拿出了一張單據,又指了指牆上的牌子,同時嘴裡還不停地衝小慧嚷著什麼,小慧什麼也聽不懂。最後,那人怒氣衝衝地把單據交給了她,單據上寫著138。小慧似乎明白了這是讓她交罰款。
坐在車上,小慧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要罰我?自己那少得可憐的失業金都不夠維持生活,丈夫又沒有工作,拿什麼錢交罰款……。她越想越傷心,淚水打溼了手裡的罰單。
一陣剎車聲打斷了她的思緒。不好,坐過了站。小慧趕忙下車向相反方向的車站走去。又浪費了一張車票,真是禍不單行。
晚上回到家,小慧把罰單給姚漢看。
“你違反了交通規則,不能從站外直接進站臺,要經過地鐵站的檢票口才行,你沒有看到牆上的標示?”
“怪不得當時那人指著牆上的字衝我嚷呢,只怪我英語不好。”小慧說。
搞清了原委,看著手裡的罰單,小慧又傷心地哭了:“我是違反了規定,但是,不知者不怪罪啊。再說了,簡直是獅子大開口,數額也太大了,這罰款夠咱半個月的生活費了。”
姚漢急忙安慰她:“為了肚子裡的孩子,別再傷心了。”
“這樣吧,咱們找找在‘婦女中心’跟蹤服務我的公共衛生局的官員,讓她幫忙想想辦法。
姚漢和小慧一起來到了公共衛生局辦公室找到了那位官員。
官員建議:“你們若有不同意見,可以上法庭去申辯。”
小慧和姚漢決定第二天去試一試。
這是小慧生平第一次上法庭,她想象著電視裡看到的法庭的樣子:在一個十幾級高的臺階上聳立著一座壁壘森嚴的高大建築,寬大的房簷正中懸掛著金光閃閃的國徽,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講究的朱漆大門兩旁站立著荷槍實彈的警察。法庭內凝重、肅穆得嚇人,大堂的正上方懸掛著國徽十分的莊嚴,法庭中央的寶座上正襟危坐著威嚴的鐵面無私的法官,在寶座一側是兩個半封閉的高臺,依次站著原告和被告,原告和被告的後面是一排排聽眾席。想到這兒,她倒吸了一口涼氣,緊張得直打冷戰。
第二天,姚漢和小慧按照公共衛生局官員提供的地址,來到了一個臨街有兩扇玻璃門的普通的與緊鄰的店鋪沒有任何區別的平房,他們有點懷疑地把手中的地址與眼前的門牌號反覆地核對了兩遍,沒錯,就是這裡。可怎麼看這裡也不像法庭呀!
姚漢仰頭看到房頂上有一面飄揚的加拿大國旗,他知道政府辦公機構都要懸掛國旗。這時正好有一個人從裡面出來,姚漢上前詢問,確認了這是法庭後,他們倆才走進去。
一進門,他們首先看到一個大廳,正對門的一側是一排服務視窗,有許多人在排隊,好像在超市購物交款一樣。看到這兒,小慧頓感心情放鬆了許多。
十五分鐘後,輪到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