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2 / 4)

小說:文藝生活 作者:青詞

到什麼問題就說出來,這樣才好解決。”林子軒詢問道。

“挺好的,有戲拍,還能過來演出。”黃勃略顯拘束的回應道。

進入好夢公司後,他更為深入的瞭解到林子軒在公司裡的地位,不光是老總那麼簡單,還是公司的精神核心。

這從公司員工的言談舉止間就能察覺到,他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特別是最早進入公司的那批人,見證了好夢公司的成長,提起林總來帶有崇拜的神情。

“你擅長喜劇方面的表演,不過也要嘗試其他型別的角色,不能把自己侷限在喜劇的圈子裡。”林子軒提醒道,“就像葛尤老師,既能演喜劇也能演悲劇,這才是好演員。”

“我和葛老師差得遠呢,葛老師那是真正的演員。”黃勃趕忙道。

“謙虛可以,只是不要小看自己,我從你身上看到些和葛尤老師相同的特質,你還年輕,要沉得住氣,慢慢磨練,以後總會有機會。”林子軒如此說道。

林子軒比黃勃大上六歲,又是公司的老總,這麼半是鼓勵半是指點的話符合他的身份。

總決賽現場還有不少事情,他不可能一直和黃勃閒聊,說了兩句就離開了。

看著林子軒的背影,黃勃表面上鎮定,心裡卻不那麼平靜。

他沒想到林子軒會拿他和葛尤比較,他現在連三線演員都算不上,葛尤是國內最頂尖的演員,兩人完全沒有可比性。

如果是其他人這麼說,那肯定是在笑話他。

可林子軒不一樣,他既然說黃勃和葛尤身上有相同的東西,那就是說黃勃有這個潛力,在未來或許會成為葛尤那樣的演員。

林子軒在圈子裡挖掘過不少演員,眼光很準。

黃勃覺得這是自己在新世紀的第一天得到的最好的一份禮物,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卻讓他看到了希望。

他不奢望能夠趕上葛尤,只是有了一個追趕的目標。

從一個人設定的目標就能看出這個人的志向,想賺一百萬的人和想賺一千萬的人,生活的動力肯定不一樣。

對普通人來說,前者可能更為現實,後者容易淪為空想。

但也有人把賺到一個億作為小目標,不同的目標或許就能決定各自不同的人生。

旁邊不遠處坐著那位叫做江一雁的小姑娘,她無意中聽到了林子軒和黃勃的對話。

小姑娘抬頭看了看黃勃,真沒覺得這人和葛尤有相同的特質。

《大腕的葬禮》正在全國火熱上映,馮曉剛和葛尤的搭檔再次給觀眾帶來歡樂,葛尤在觀眾心目中早已成為不可替代的演員。

或者說是國寶級的演員。

黃勃發覺江一雁正在看他,就衝小姑娘點了點頭,露出一個自認為陽光的笑容。

下午五點鐘,觀眾陸續進入演播大廳,《華國之聲》的總決賽即將開始。(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九章 華麗轉身

隨著直播的臨近,現場來了不少領導,除了電視臺的臺長,還有文化宣傳部門的官員。

《華國之聲》播出的這三個月,在浙省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成為了一種文化現象。

尤其是節目提倡的主題,青春、夢想、時尚和勵志,感染了不少觀眾。

雖說也有爭議,但絕大多數聲音是正面和積極的,在邁入新世紀的關口,這檔節目更為親民,更懂得觀眾的需求,和觀眾近距離的互動。

其中有一項是觀眾票選最受歡迎的學員。

觀眾可以透過傳送簡訊的方式給自己喜歡的學員投票,一條簡訊一塊錢。

如今手機雖然尚未普及,不過這是一種時尚,對年輕人來說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華國之聲》給國內的綜藝節目開啟了一扇門,當綜藝節目和觀眾結合起來之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這就是真人秀。

整個節目是一個秀場,無論是明星導師還是學員都是表演者。

媒體關於節目的討論一直在持續,有人形容以後的綜藝節目會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貼近群眾才能獲得高收視率。

同時,這檔節目還牽涉到製播分離的老話題。

製播分離最為成功的案例是《姍姍訪談錄》,《華國之聲》再次展現了製播分離的優勢。

為什麼電視臺製作不出來高質量的綜藝節目?

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資金的問題,還有就是電視臺裡各方面關係的鉗制,大家習慣了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