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3 / 4)

小說:文藝生活 作者:青詞

守思維,沒有人去創新和冒險。

無論做好還是做壞都是臺裡的事情,自己撈不到好處,沒必要冒險。

製播分離就是要打破這種思維,姍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只有製作出精良的綜藝節目才能賣出好價錢,才能生存下去。

這是壓力,也是動力,因為慕姍姍不是為電視臺賺錢,而是為自己賺錢。

說到底,是國營企業和私人企業的區別。

有媒體唿籲國內的電視行業要大力的推進製播分離制度。

經過多年的發展,國內電視劇的製作已經大體上實現了製播分離,雖然電視臺會拍攝自制劇,不過外購劇集早已成為行業內的慣例。

下一步要實現綜藝節目的製播分離。

當然,想在國內實現徹底的製播分離不現實,至少新聞類節目要掌握在電視臺手裡。

在媒體看來,慕姍姍無疑走在了電視綜藝節目改革的前沿。

褪去了華國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的光環,成為了著名的綜藝節目製作人,從臺前到幕後,從主持人到公司老闆,慕姍姍來了一次華麗的轉身。

演播大廳的後臺,負責節目直播的是浙省衛視綜藝部門的導演。

七點半《華國新聞》結束,浙省衛視就在播放《華國之聲》節目的宣傳花絮,中間加了兩次廣告,這個時段的廣告相當搶手。

浙省衛視透過電視上插播的廣告,以及演播大廳內的廣告牌,總收入超過四千萬。

這就是擁有播出平臺的好處,姍姍文化製作這檔節目最終的收益不到一千萬。

不過,《華國之聲》就此打響了名號,製作第二季的時候這個收入肯定會翻上兩三倍,只要不出現意外,這檔節目就是一顆搖錢樹。

慕姍姍正在後臺化妝,離直播開始還有二十分鐘。

林子軒和前來的官員寒暄了一陣,來到了後臺。

他是京城作協的副主席,這並不是一個實際的行政職務,而是一種榮譽稱號,不多拿一分錢工資,也不會增加福利待遇。

嚴格意義上說,根本就不算是一個官兒。

要有人真這麼認為那就錯了,作協是有行政級別的,華國作協是正部級單位,各省市的作協是正廳級或副廳級單位。

京城作協是標準的正廳級單位,京城作協的副主席相當於副廳級別,只是沒有實權罷了。

作協的實權不在主席和副主席,而在黨委的領導班子,所以才說這是名譽職務。

雖然沒有實權,可作為著名作傢俱有社會影響力,林子軒如果是來浙省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文化交流活動,就要按照副廳級別進行接待。

林子軒站在慕姍姍身後,扶著她的肩膀,看著鏡子裡熟悉的面容。

兩人已經不再年輕,眼角逐漸出現皺紋,沒有了青春洋溢,多了份成熟淡然,經過諸多紛擾之後,能夠自然的面對生活。

“看什麼呢?有哪兒不對麼?”慕姍姍詢問道。

“挺好的,和從前一樣好。”林子軒回應道。

這時候,工作人員走了過來。

“慕總,最後五分鐘,導演準備切換畫面了,您檢查一下耳機。”工作人員提醒道。

“行了,我知道了。”慕姍姍淡定道。

慕姍姍站起身,拿掉身上披著的外套,露出裡面紅色的禮服長裙。

她適合紅色,顯得雍容大氣,多年的主持經驗培養了在舞臺上的強大氣場,只要站在舞臺上,就能讓自己成為焦點和中心。

兩人就此分開。

林子軒前往演播大廳入座,慕姍姍和導演做最後的確認。

八點整,浙省衛視的畫面切換到演播大廳,在電視機前的觀眾焦急的等待著最後一期的淘汰賽,猜測著誰能拿到總冠軍。

年輕人則在發簡訊,支援自己喜歡的歌手。

今晚其他地方的衛視也有精彩的綜藝節目,不過《華國之聲》的話題度和關注度最高,具體的收視率要到明天才能知道。

林子軒坐在臺下,聽著身後觀眾的歡唿聲,喊著支援歌手的名字。

還有人打起了橫幅,搖晃著手裡的熒光棒,儼然是聽演唱會的樣子。

能來現場的觀眾經過了精心的挑選,有參賽學員的支持者,有熱愛音樂的歌迷,還有些是廣告贊助商帶來的人員。

所有的入場券都是贈送,而不是銷售。

臺上的音樂響起,六名堅持到最後的學員登場,一同唱起一首代表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