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副局長拿著約談記錄向上面彙報了談話結果,對林子軒的表現頗為滿意。
文化部門和外交部門的相關人員開了幾次會,做出了最終決定。
如果把國家的行政機構比作是一個個齒輪,那麼在決定做出之後,這些齒輪就開始緩慢的運轉。
雖然緩慢,卻不會停止。
外交部門負責和英國皇室溝通,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文化部門將把《小雪的大冒險》推薦為中小學生的課外讀物。
效率最高的當屬工商部門,他們針對《小雪的大冒險》的盜版圖書在京城進行了一次大檢查,查獲了十幾萬冊的盜版圖書。
一旦政府部門認真起來,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情。
全國各地的盜版商得到內部訊息,以後盜版《小雪的大冒險》要小心。
林子軒對此樂見其成,他清楚這種做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不過只要有了開端,以後會越來越好。
如果《臥虎藏龍》也能有這種待遇就好了。
目前國內的電影很難做到沒有盜版,不是說盜版商多麼的神通廣大,而是監管不嚴,或者說是內外勾結。
一部電影想在全國上映需要把影片的複製送到各地的電影院。
華影集團負責製作電影複製,並派人把複製送到院線。
複製的數量由院線的排片量決定,比如林曉玲的《回家》在京城只有兩個複製,《大腕的葬禮》在京城有三十個複製。
當複製進入電影院後,存在著監管漏洞。
華影集團不可能專門派人盯著複製,全國數百家電影院,每家電影院安排一個人,那人工成本就太大了。
好夢公司同樣沒有能力這麼做。
盜版商往往和電影院勾結,用低價拿到複製,製作成盜版光碟向外銷售。
像《臥虎藏龍》這樣的大片,一個複製至少要十萬以上,普通的電影也就兩三萬塊錢,電影院為了謀取私利,和盜版商狼狽為奸。
當然,大城市的電影院很少這麼做,他們管理嚴格,收入不錯,沒必要冒險。
二三線城市的電影院最容易出問題,盜版商盯著的就是那些影院。
再說,大城市的電影院不允許觀眾帶著攝影機進場,二三線城市的電影院就不會管這些,是盜版的滋生地。
為了防盜版,電影公司會採取首輪放映的方式。
首輪放映只在大城市進行,一般是五到七天,電影公司會派專人護送複製,就在電影院盯著複製的動向。
這段時間很少出現盜版,到了第二輪放映,院線規模擴大,盜版才會出現。
華影集團真想查的話肯定能查的出來,但牽扯到利益鏈條,誰也不願意去碰,盜版就這樣成為了一種常態。
想要徹底防盜版,就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跟蹤每一張複製,在電影院門口進行嚴格的檢查,不允許觀眾攜帶任何的攝像裝備。
林子軒準備在《臥虎藏龍》上映期間嘗試這種措施,至少要保證十天內市面上沒有盜版光碟出現。(未完待續。。)
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標
《華國之聲》第二季的招標會在京城舉行。
招標的內容只有兩個,一個是節目的冠名權,一個是電視的播放權。
前者採用的是明標,後者則是暗標。
明標是指透過現場拍賣的方式選擇出價最高的一方。
暗標不進行現場拍賣,電視臺把播放權的價格以及合作方式做成計劃書,由姍姍文化決定和哪家電視臺合作。
因為電視臺不僅想拿到節目的播放權,還想參與到節目的製作之中。
這就不能用價格高低來判定了。
如果一家電視臺出價很高,但附加條件太多,影響到姍姍文化對節目的掌控,那肯定不會選擇和他們合作。
事先把條件講清楚,寫進合同裡,省得後續出現糾紛。
招標會的重頭戲是冠名權的爭奪,國內十幾家資金雄厚的廠商對《華國之聲》第二季的冠名權很有興趣。
一旦獲得節目的冠名權,接下來的半年內凡是和《華國之聲》相關的活動,都會出現冠名廠商的廣告。
最終,一家來自粵省的電子企業用四千五百萬的價格拿下了冠名權。
這個冠名費在國內並不算高,這方面華國電視臺才是領跑者。
自從九四年華國電視臺舉行廣告招標會以來,廣告冠名的費用就屢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