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開通,還是幾條線路開通,因為這關係到運營,一般都是鐵路局要求的。
保留不同的股道,直接影響幹活的快慢。
比如保留一股道,就是正線開通,那麼其他數股道便能全部關閉,對施工隊來說,幹活是很方便的。
ps:這段時間一直在加夜班,晚上工作到2點多,根本沒時間寫,甚至連上網都沒時間,這邊工期太緊了,見諒,這條線六月底要上電氣化,工期太緊了。(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dd微信公眾號!)
第六十二章 站場備料(一)
ps:看《鐵路大時代》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d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魏建和舒城聊了半個小時,就算結束了,讓舒城去準備魏建吩咐的活。按照魏建的話,三天之後,舒城便要搬到上雲莊站,去那裡施工上雲莊站的訊號樓。
在此之前,舒城必須把站場需要的料全部備出來。
對於站場備料,舒城記得很清楚,他第一次備站場料的時候,出了很多問題,曾改過三次,讓物質部的周經理很頭痛。
宛若不是因為舒城和周雲的關係不錯,關站場備料這一項,就可能被桶到張天虎那裡去。
在工程單位,技術要求是及其嚴謹的,你給出的每一個資料,直接關係到下一步的施工,宛若你給的一份備料,就拿鋼筋來說吧,今天你說需要25t,明天又打電話告訴物質部,不是25t,是30t,後天又說是28t,這樣一來,物質部根本沒法幹活,他不知道你到底要多少t。
這也是為什麼,在工程技術部,任何備料,都需要複核制,只有經過複核之後,確認無誤之後,才能上報。
舒城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情,孫訓他給子公司領導發一段完成的話,孫訓一個字的讀了五遍之後,又讓舒城讀了三遍,在確定無誤之後,才發出的。
這並不是孫訓不相信自己,而是預防萬一,有些時候,仔細都工程單位的技術員來說,及其重要,一個大馬哈性格的人,想幹好技術,及其困難。
舒城拿著配軌圖之後,又拿出一張白紙,放在桌上,筆也準備好了。
為了站場備料不會出什麼差錯,舒城必須用筆記錄下來,好記憶不如爛筆頭,的確是事實。
對於郝村站,一共是兩股道,兩組道岔,屬於最簡單的站場改造了。
對於站場備料,首先備料的當然是道岔,道岔的備料是最簡單的,因為道岔和岔枕和扣件,是成套的,在備料的時候,你只需寫明是什麼60還是50的幾號道岔,左開還是右開,便可以了。
像郝村的兩組道岔,在小里程方向,是一組p60-12的右開道岔,大里程方向,是一族p60-12的左開道岔,採用的標準圖號都是sc330的。
p60-12,指得是60鋼軌的12號道岔,想這種道岔,他的總長是37。907米,岔前長16。853米,岔後是21。054米。
岔前就是岔心到道岔最前端的距離,岔後就是岔心到道岔最後端的距離,這個很好區分。
而如何區分一組道岔,到底是左開還是右開呢?
一個很簡單的辦法,你站在一組道岔的岔前,正對著道岔方向,如果道岔向你的左側轉,那麼它就是左開,如果轉向你的右側,那就是右開道岔。
當然,有些時候,但一組道岔從正線出來之後,轉向右側,而右側正好有兩股道,如何區分這兩股道的道岔是左開還是右開呢,辦法很簡單,你站在岔前,看岔前和那兩股道的岔後,誰在一條直線上,不在直線上的那股道,在和岔前成一條直線的左側,就是左開,在右側,就是右開。
道岔備完了之後,接下來便是鋼軌了。
澤西專案部的站場改造,有一個要求,正線必須使用60鋼軌新軌,也就是說,郝村站內,正線上的所有非60鋼軌,都要改成60新鋼軌。
這樣一來,只要我們在前期站場調查的時候,量出了非60鋼軌的長度,減去道岔的長度就可以知道岔前要換多少鋼軌,岔後要換多少鋼軌。
而我們的60鋼軌,一根是25米,軌縫按8mm來計算,直接從道岔的岔前和岔後向兩頭排列就是了,最後算出正線60鋼軌的數量。
這裡有一點,凡是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