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上了牛,東生心裡一急就大發了一頓態度,讓李風心裡好不委屈。事過幾日,一次聚會吃飯的時候,請東生參加。
東生走來,往桌前一站,就坦然的當著滿桌記者的面,大聲說:我這回來,首先向李風承認錯誤,那天的事是我做得不對,我向李風道歉!
迄今為止,每每說起這件事,都使李風為之感佩不已,認為僅此一例,便可以證明東生是一條敢作敢為有真性情的東北漢於。
還有一回,那是“新聞30分”過一週年的生日,請東生參加,東生西服革履,打著領帶,走來剛剛坐下,就有幾個記者小姑娘,上前去揪住西服革履的李東生,扯開他衣服的後脖領子,將一桶冰塊,嘩的倒進了李東生的衣服裡,冰得李東生皺眉,逗得大家鬨堂大笑。為保持端莊的儀表,東生索性不去掏,沒事人一樣,與大家交杯換盞,談笑風生,任由那些冰塊待在體內,靠自己的體溫,慢慢融化它們,神態間頗有關羽刮骨療毒的坦然自若,不能讓人不佩服。
這樣硬撐的結果,是當天晚上回去,東生就發起了高燒。
只是,玩歸玩,鬧歸鬧,改日記者們在臺裡送審片子,見了面,李東生連個笑臉也不會多給誰,依然故我,照舊公事公辦,不留私情。
這種一是一,二是二,橋歸橋,路歸路的做法,很見東生的為人和風格。
東生在新聞中心一年之後,晉升為中央電視臺主管新聞的副臺長。
於東生這一程來說,可謂春光無限,迤邐一路行來,真個如那山東的梁山好漢小穆春一般,前後都沒個遮攔,一晃眼的工夫,便很是個人物了。
十年光景,那個當年一言冷語,便打發東生從球場滾蛋的人,卻成了東生麾下一名不起眼的手下,每每思及當年之事,不免恨自己有眼無珠,何以當時沒有善待那個表面看來不起眼的東生?私底裡,便很有些忐忑不安之悔意。
兼之此事,臺裡臺外,人人都曉得,一時傳為掌故和笑談。
此事細細聽來,頗令筆者感慨,以為從這個事情中,很可以演繹出一番做人的道理,那就是:當你得意之日,休要猖狂,失意之時,也無須沮喪,只要好好善待你周圍的每一個人,你就能把握許多奧妙莫測的人生機緣。
只是東生,早已渾忘了此事,還每每對那人網開一面。
那人天生好酒,常有酒後鬥毆之事發生,一日酩酊大醉,誤以為自己是一隻壁虎類,不顧眾人攔擋,跨出二樓窗外,做壁虎爬牆狀,緣牆前行,奈何酒醉之人,渾身發軟,結果自然是一個倒栽蔥摔下樓去,驚得滿樓道的人面無人色,此人卻只是關節脫臼,接好之後,竟然毫毛不損,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
為此事,東生大為震怒,好歹算是沒出事,否則人命關天,如何了得。為令其徹底痛改前非,故停職一年,以觀後效,並揚言如果再酗酒,就給人事處打報告,讓其去看大門。其人大駭,為珍重新聞事業,砥礪其志,禁酒不飲。
凡一年之久,東生見而憐之,竟網開一面,恢復其工作。
其人感戴之,酗酒惡習,至此絕矣。
東生為人,威嚴與寬厚,兼而有之。
東生對新聞記者的每一條新聞都不肯輕易放過,為求新求精求完滿,東生變得像一隻虎視眈眈不近人情的攔路虎,在工作上毫不通融,毫不留情面,時常對記者們採製來的各種“食物”,橫挑鼻子豎挑眼,動輒發起虎威,或是虎吼幾聲或是連數落帶批評,打回去重新回爐,重新制作,甚或乾脆槍斃。
認真是東生工作和行事的原則,也是做人的根本,他絕不容許有任何一點粗製濫造的或是有損國民健康的“食物”,因失察失職而從他鼻子底下輕易漏網。
為此,幾個新聞欄目,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記者,個個刻意上進,盡力求新求精,不敢有絲毫僥倖之心,送節目時,無不膽顫心涼,生怕讓東生挑出毛病,一番數落打將回去,將偌大一番辛苦付之東流,還得丟好大一個面子。
筆者道聽途說來的這一些細細碎碎的小事,一旦放在一起,便很能見出東生其人——一位年富力強、有個性、有人情味、嚴厲、正直、智商頗高、業務能力很強、有開拓精神、敢愛、敢恨、敢罵孃的有真性情的漢子的形象,就此矗立。
話說得似乎已經有點遠,還是扯回來,說解振華局長與李東生的會面。
當年李鵬代表中國政府,參加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世界首腦級環保會議,負責新聞報道的領隊,便是現在的李東生。
李東生副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