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夢想,這夢想深深紮根於美國之夢。我夢想著有朝一日,這個國家會重新崛起,並將按著其信條的真正含蘊去生活——‘毫無疑問,人生來是平等的,我們堅信這些真理’。……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裡,人們不再按其膚色而是憑著他們的品行相互對待。……”

從巴拉克·奧巴馬的成長經歷中我們可以很主觀地感受到林肯、馬丁·路德·金以及其他許許多多在美國黑人爭取平等的歷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歷史人物的重要而直接的影響。還在奧巴馬很小的時候,他就在自己的作文中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理想——成為美國總統。正是在這樣的夢想的驅動下,並經過自己的艱苦奮鬥,奧巴馬終於圓了美國立國以來十幾代黑人共同的夢想,成為美國的首位黑人總統。這不僅是奧巴馬本人的榮耀,更是美國全體黑人集體的榮耀!

但是,以奧巴馬當選總統所代表的美國民主的進步程序究竟能夠走多遠,奧巴馬總統所具有的政治學和符號學意義到底當如何詮釋,我們也將試目以待。

21世紀的今天,我們平心靜氣地討論美國黑人爭取平等的艱苦卓絕的歷程這個問題,不僅有助於我們深入瞭解美國民主制度的實質及其存在的問題,而且對於我們探討社會運動在民主制度完善化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侷限性,也是有現實意義的。

第一章 林肯時代的來臨(1)

〗米〗花〗書〗庫〗 www。7mihua。com

一林肯的傳奇人生

沿著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往南走大約40英里,就來到了一片崎嶇不平的名叫穆爾德勞的山丘。水流湍急但十分清澈的諾布河就流經這裡。這即是林肯童年生活的地方。1809年2月12,林肯降生於霍金維爾附近的一座小木屋中,取了和他的祖父同樣的名字——亞伯拉罕·林肯。兩歲時隨家人遷到穆爾德勞,並在那裡生活了5年。有一次,林肯不小心掉進了河裡,是鄰居的小朋友把他救上來的。林肯對此印象很是深刻。但除此之外,他的童年時光就和當時所有家境貧寒的孩子沒有什麼兩樣了。住的是粗陋的小木屋,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母親自己紡織並縫製的粗布衣服,或者是父親托馬斯·林肯用獵槍打到的獸皮做成的皮衣,跑腿、擔水澆地、除草、搬運木頭、採摘葡萄和野漿果——所有這些小孩子能幹的活計小林肯都幹過。

林肯的祖先可以一直追溯到薩繆爾·林肯。他是一名紡織工人,於1637年從英國移民到馬薩諸塞州的欣厄姆。林肯的先輩們個個勤勞樸實、正值勇敢,很受鄰居的尊敬,家道小康,最起碼也過著舒服愜意的美好日子。但到了林肯的父親托馬斯這一輩,家道有些中落了,僅能維持很一般的生活水平。

1816年,托馬斯帶領全家老小遷往印第安納州。在不用幫托馬斯幹雜活時,小亞伯就和他是姐姐薩拉一起步行2英里去一所用圓木搭建的學校,在那裡學習識字、讀、寫、算術等基礎知識,但這樣的學習活動持續的時間很短,機會也不多。1818年末,一種叫做“牛奶病”的可怕疾病在印第安納州肆虐開來,並奪去了林肯母親南希·漢克斯·林肯的生命。幸運的是,林肯的後母薩拉·布什·約翰斯頓對林肯姐弟很好。林肯把她親切地稱為“我的天使般的母親”。1819年冬天,後母設法讓小亞伯的學習時間多了幾個星期。兩年後,亞伯又到離家4英里的另一所學校上學。隔了1年,他再次得到了幾個星期的學習機會。據說這些學校的老師都是靠學生朗讀的聲音大小和喧譁程度來評判他們是否用功學習,因此這些學校被稱為“亂嚷”校。這些零星的教育就是林肯所受過的全部正式教育,總共就起來不足一年。

亞伯從小就表現出演說的天賦。他常常因為模仿傳教士或政客的演說把其他幹活的人逗得捧腹大笑,連手頭的活都忘了幹。為了這事,他的父親托馬斯沒少收拾他。亞伯小時候就酷愛讀書,總願意帶本書到地裡去,閒下來或趁牲口喘氣歇腳的功夫看上幾頁。鄰居們都回憶起小林肯在村子裡到處找書看的情景。因為能夠弄到手的書少之又少,林肯把能找來的書都一字不落地仔細閱讀。威姆斯的《華盛頓傳》以及《魯賓遜漂流記》、《伊索寓言》等名著對他的影響很大。雖然受教育的機會很少,但亞伯進步很快。他在一個筆記本上用流暢的筆體寫下了這樣幾句打油詩:

亞伯拉罕·林肯,有手和筆,

但天曉得何時才能有出息。

1830年,已經是成年人的林肯自己趕著一輛牛拉的車,跟隨全家人出發遷往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