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3 / 4)

小說:旁觀者 作者:鼕鼕

是二等複製品。’”

“那麼,您自己的繼承人呢?”我問斯隆。通用已經公開宣佈,大戰結束,斯隆即將下臺,讓出最高執行主管的寶座。

“我請高階主管委員會來做這個決定。雖然他們想知道我心目中的人選是誰,我還是不透露。我說,假使他們挑選出來的人不夠格,我會表示意見。最後,雀屏中選的不是我想要的人。(大家都在猜想,他中意的是布來德利,而不是斯隆認為有點“怪異”的威爾遜。)但是,這個人選我無法反對。他們的決定應該沒錯。”他下結論說,“有關用人的決策,最為重要。每個人都認為一家公司自然會有‘不錯的人選’,這簡直是‘屁話’,重點是如何把人安插在最適當的位置,這麼一來,自然會有不凡的表現。”

在主管會議中,常為了用人決策的問題,爭得面紅耳赤。有一回,全體終於達成共識,贊同某一個候選人:這人處理危機的手腕教人噴噴稱道,把問題解決得盡善盡美,而且以沉著冷靜的態度防患於未然。突然間,斯隆插嘴道:“你們說的這史密斯先生的記錄可真是輝煌燦爛。但是,請解釋一下為什麼他會碰上這麼多的危機,爾後又處理得這麼天衣無縫?”大家緘默不語,自此再也沒聽到此號人物。斯隆又說:“你們都認為喬治先生有很多不行的地方,那麼,他是怎麼達到今天的成就的?他到底有何能耐?”聽了大家的話之後,他就說:“好吧,這人不夠聰明、不夠敏捷,看起來乏善可陳。但是,他不是一直都在努力表現嗎?”後來,在公司最艱難的時候,喬治走馬上任成為一個大部門的總經理,果然是有史以來表現最傑出者。

斯隆在脾氣發作時,總是關起門來,不準任何人打擾。有一次,他的秘書請病假,我跟著一位資深主管直接闖入暴風圈內。斯隆開始用布魯克林貨車司機操的土腔破口大罵,幾乎不能自已,斥責他的一個同事做了件令人不齒、毫不負責的蠢事,而且還不是初犯。跟我一道的一個年事已高而且受人信賴的主管(大概是約翰·托馬斯·史密斯〔JohnThomasSmith〕,通用的律師)問斯隆:“既然他讓你這麼火大,何不叫他走路?”

“叫他走?”斯隆說,“怎麼可能?他平常表現不錯啊。”

不過,他也有慈悲為懷的一面。有一回在開會時,一個剛上任不久的零件部門總經理出了個大丑。他是從制模廠的工人幹起,一路爬上來的。在會議中布來德利突然質問他對財務和經濟方面的發展有何看法。他可說是一無所知,於是慌了手腳,不過他不是坦誠說“我不知道”,而是開始胡扯。眼看他就要完蛋了,對於這種人,布來德利最無法原諒,也不會輕易忘懷。這時,斯隆突然插嘴進來,跟這個總經理唱和,扯得比他還離譜。會議結束後,我跟斯隆說:“您真是寬大為懷,對那傢伙太好了。”他故作驚訝:“身為這家公司的總裁,我有責任為公司保住賺錢的資產。畢竟,我們準備在那年輕人的身上投資20年的時間。”

有時他對人的體貼簡直到了荒謬的地步。他的書《我在通用的日子》大約成於1947到1952年。有人告訴我,那本書在1953年1月以前,威爾遜離開公司成為艾森豪威爾的閣員時,已差不多完成了。凡是在書中提及的人物,他都會讓他們過目有關自己的段落,看是否與事實相符。但是,若是批評某人的部分,他就留一手,決定等到這些人都作古之後,再行出版。那時,斯隆已經78高齡了,最大的心願就是活著看到這本書的問世。然而,他還是等了10年,以免傷害到從前的同事。據說,雙日出版公司(Doubleday)的編輯希望早一點讓這本書出版上市,於是勸他:“你總可以說些模稜兩可、不痛不癢的好話吧。”斯隆回答:“我辦不到。我們就賭一賭,看我是不是可以在有生之年出版這本書。”他終於比書中提到的每一個人要活得久,享年91歲,在這本書出版一年且成為暢銷書後,才撒手人寰。

他是個很公平的人。1944年底,有個年輕的新人、行銷部門的主管膽敢提出質疑:已決定在戰後轉型的通用何不分家,讓雪佛蘭獨立?早在1937年,通用就已經明白自己不可能吞下50%以上的汽車市場而不會惹上反托拉斯的麻煩。這個行銷人員論道:“對通用這個大巨人一分為二可能比較好。更何況,在戰後的過渡時期,通用的彈性要來得大,可以自由調配廠房,這不是分家最好的時機嗎?”現在回想起來,當時大家真應該聽那年輕人的建議。然而,通用為了怕惹上反托拉斯的官司而不敢佔有一半以上的市場,可說是後患無窮,使得外國汽車得以在近20年內長驅直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