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就在這陰影的地方,因為過於偏僻而且被樹木擋住,故此一時間沒有被人現。
只是正當那為人離開之際,頓時從懷中掏出一個布條,倒像是一個裹布,但上面卻寫滿了字……而且全都是用鮮血所寫
如……陳瑩、董承、6林、董固、王子服、種輯、吳碩、吳子蘭……還有最後一個名字,那就是劉備……
“大哥……”陰影處一個粗獷的聲音傳來,見前者有些遲疑,似乎當下詢問。
當先為神秘人卻是嘆道:“沒想到這裹布血詔剛傳入我等手中,竟會生這樣的事……看來如今已無可能了……”
“呔!!前方何許人也!?”
突然,就在那為神秘人兀自嘆氣的時候,忽然從另一方的街道上跑來一騎,正好看到了這群人的詭秘,當下高聲怒喝,但也沒有看清對方的樣子。
“不好!被現了,二弟、三弟快走!!!”
不知是不是被現的緣故,慌忙間前者將那裹布收入懷中,卻是一個不注意,似是意外的,剛收入懷中的裹布,突然又掉在了地上……
卻是前者,已經離開了現場……
來人一騎,是個西城的小校,當下帶著幾個人,舉著個火把走到了那群神秘人離開的地方,一個裹布一樣的東西,正經映入眼簾之中。
卻是翻開一看,上面赫然寫著:賜車騎將軍董等諸百官,謀刺淮南侯曹信!
“丞相府就不用去看了……將此裹布血書,送到司馬長史的手中……不容有失!”
第三卷 曹信用兵 第304章 輔政三策
這一夜,史稱黨閥之亂,被後世譽為大漢三大政變之一,與景帝吳楚之亂、武帝巫蠱之亂合稱為大漢三大政治懸案。
因為後世的人並不瞭解黨閥之亂的真正始末,所留下來的記載也描寫不多,大多都是寥寥數筆帶過,故此也引了後世史學家與考古學家們的巨大猜想。
但說到底,這都是一些後話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黨閥之亂奠定了漢末改革吏治的先驅,將固有的漢末奴隸制度予以重申,實行‘天子百姓向聖學問’的大同景象,可也無可厚非的,據說帝都許昌城內數日瀰漫著血腥之氣,所殺所謂頑固派黨羽總計不下五萬四千八百多人,牽涉皇權門閥官吏從太尉、小到守門校尉,更是多達三千餘眾。
可謂大漢自巫蠱之亂以來,牽涉最廣、殺頭最多的黨錮之爭,後史料記載,‘兵戈宮闈所亂,操令逐信,所屠眾黨、哀鴻涕零,昌百餘日除。’也便是說,殺完人之後,就算處理了屍體,這股血腥戾氣也將近百日後才消散了個乾淨,可見這件事情,在當時是有多麼大的影響。
只是事情生之後,奇怪的是,曹操的大兒子曹昂,突然被身為父親的曹操革去了一切職務,還在家中面壁讀書,這讓一時間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而更加奇怪的是,曹操據說還收到了從長史司馬懿手中拿過來的一個裹布,不過就是這個不起眼的訊息,在黨閥之亂過後又一批官員自願罷官免職,告老還鄉。
“天子詔,命曹德為武昌侯,光祿勳!”
長樂大殿。百官聚集,事情過去了三天,在高高的壁壘之上,一名尖嘴中常侍,面對著百官,當眾唸了起來。
“謝!陛下隆恩!”
曹操還是在劉協的身邊,同樣在壁壘之上,而曹德領受天子詔,同時長身跪拜著。不過劉協的表情似乎受到了某種驚嚇一般,鬱郁不振,在那中常侍唸完詔書之後,也半分沒有緩過神來。
“愛、愛卿平身。”良久,見曹操使了個眼色。劉協這才堪堪說道。
可以看出,此刻大殿百官之中,人數少了將近三分之一,其中倒是董承還在,不過人看起來也頗為的忐忑的樣子,沒有了以往的神態,眾人紛紛見曹德領命。第一時間倒不是恭喜曹德,而是當先看向了不遠處站在一個特殊位置的曹信。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曹德這個當爹的能封侯,而且還是武昌侯這樣的徹侯。完全都是因為淮南侯曹信的厲害,這讓大多數官員都非常的羨慕。
此時的曹信,站的位置很特殊,與百官不同的是。站在壁壘下、百官前,除了曹操、曹信的位置顯然在大殿是最耀眼的。而且前者的腰間還佩戴者劍,甚至穿上了鞋子。
要知道,以漢代的禮法,百官是不能穿鞋子上朝的,就連襪子也不能穿,更不要說帶上佩劍了,除非功績非同一般的人物,才能得到如此權利,曹操早就得到了,而曹信呢,是在去年得到的,外加三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