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3 / 4)

小說:萬夫 作者:恐龍王

(注:參看第229章曹信臨朝(五),九錫:車馬、衣服、樂、朱戶、納陛、虎賁、斧鉞、弓矢、鬯netbsp;   三錫是九錫的一種,是古代君王賜給功臣的九種禮器,只有天子才能佩戴九錫,形式性多過使用性,曹信的是三錫這也決定了前者如今站著的特殊地位,這就是其中的一錫,納陛、上朝走進大殿的通道與百官不同而且站著的地方也與百官不同。

另外兩個錫,是車馬和朱戶,車馬不用太多解釋,又叫金車大輅(1u),即黃馬八匹,其德可行者賜以車馬,朱戶便是紅色的門,如今許昌淮南侯府的門,就是紅色的,一般還有除了丞相府之外,許昌別的府邸都不能使用朱門,那是一種權貴的象徵。(注:百姓口中朱門酒肉臭也是從這裡而來。)

但曹德都知道,自己的兒子曹信,可不會看重這些虛權,即便是如三天前的那場黨閥之亂,曹德和百姓也都是義無反顧的站在曹信這一邊,沒有任何理由,因為相信所以相信吧。

“安民。”曹操此刻在壁壘之上,目視著下方的曹信,隨即看了看大殿百官,大聲道:“……還有滿朝文武大臣,如今吏治新定,內憂雖除,然外患未消,如今兗、豫兩地流民愈眾多,長此以往朝廷接納不定,尚有軍務管制之措施、才德立舉之措,爾等可有何妙策予以助之啊?”

雖然此刻大殿名義上是百官,但大多是曹操的人,不過郭嘉因為身體的原因沒有上朝,司馬懿又從不上朝,而百官中只有荀攸和荀彧領銜著。

不過曹操的話,頓時把一些人都難住了,剛弄了這麼一個大亂事,要收拾殘局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稟丞相,臣有輔政三策,可助丞相與陛下。”然而正當眾百官眉頭深鎖之際,還是曹信打破了沉默。

當即聽到這話,曹德的臉上不覺一絲好奇,壁壘之上曹操更是一臉笑意。“就等安民你這句話了,如今奉孝不在我身邊,只有你才有良策。”

只見這一句話說完,殿內眾人都紛紛予以動容,更是曹德一臉的驕傲。

曹信當下輕笑一聲,隨即正色道:“第一策,重整戶籍、戶貫收納外州百姓,豫州剛定大多農田荒廢已久、臣聞堯舜之時,百姓便已食為天,以此為定大開屯田安置,授以農田為耕種收復利息,則一可令百姓安居,二可十民養一兵,十家養一伍,則軍民自此一家,足可震懾外敵,三可令利息補充州庫,不讓庫銀空虛……”

“好一個第一策,好一個軍民自此一家……那……豈不知這第二策呢?”聽著聽著,曹操不覺雙目一亮,連忙追問道。

曹信又說:“第二策,行州郡學事,開學府、定諸家,尊奉兵、法、陣、數、文等學業,頒佈天下,唯才是舉策,凡有向學之心者皆可入學,學成之後為朝廷所用,一者,為我軍灌輸人才,二者……利民向學定千古善業。”

“那……最後一策呢?”曹操又問道。

“開辦軍機處,如今天下分崩,群雄並起,軍機處者從事,將我軍從伍、什、百夫、校、都等分管諸事,謀策略……行策論,督辦軍機……”

第三卷 曹信用兵 第305章 莫道兵書

時間,又過去了幾天。

硃紅的大門緊鎖著,淮南侯府此刻算是異常的寂靜,過往行人也開始漸漸多了起來,許昌亦是恢復了往日的寧靜氛圍。

此時,書房中。

曹信一個人坐在草案前,午時還沒到,但陽光已經極是刺眼,從草案邊沿的窗戶中灑落下一絲光亮,只見曹信正提筆寫著什麼東西。

漢代的毛筆很貴,一個毛筆便宜的都要三十銖錢,貴一點到有四十銖、也有五十銖錢,這並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得起的,跟曹信從鄴城一起回來過的孫平就有一個破毛筆,但那也是破的,而且還是求了半年才求來。

曹信難得這麼靜下來寫一個東西,從穿越以來自己幾乎沒怎麼拿過筆桿,自然,後世都有一句話,那就是槍桿子之下出政權,但或許經歷了風風雨雨的這些年,曹信還真想好好的靜下來寫一點有用的,這顯然讓他獲益良多。

不過倒說起這個,老爹曹德被封為武昌侯,跟周魴這些傢伙一天到晚的喝酒慶祝,現如今才抽出一點空餘的時間。

時間直到建安三年二月。

許昌開始宣佈了重整戶籍、並且特殊開辦軍機處,這軍機處是後世才有的機構,但畢竟是曹信提出來的,故此這軍機處的一切事宜,都歸了曹信管理。

不過有趣的是,司馬懿成了軍機處曹信的幫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