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馬速已經放緩,但是這個力量依舊很大。鋒銳的矛尖輕易的便是刺透了外面的綢緞長袍和裡面的破棉襖,然後狠狠的釘進去了足有半尺多深。
董忠庸趕緊抽出長矛,隨著矛尖的拔出,在巨大的壓力作用下,鮮血頓時像是一股血箭一樣,飈射而出。
騎士長矛的矛尖,其實就是放大版的三稜軍刺,這也是董策一個相當得意的設計,事實也證明,後世的頂級兇器在這個時代,已經是兇殘無比。
那土匪身上給三稜形矛尖扎出來的傷口,不是一般的刀傷劍傷或者槍傷那樣的扁平狀,而是大體上呈現出方形的窟窿!一般來說,扁平狹長形狀的傷口,具有很強的自愈的能力。很多人都有經驗,一般手被割傷一個傷口的話,只要不大,就算是不包紮也會自己止血。但是方形的傷口,各側卻是無法相互擠壓達到一定止血和癒合作用。
而且更狠的是,這種傷口無法包紮止合!當然,三稜軍刺很大程度被神化了,更有一種流傳很廣的傳言是刺中就沒命,實際上這種無法包紮止合,指的是不好做最初的應急處理,一般來說現代醫院都具備處理此類傷口的能力。
但是被刺中就沒命,是適合這個時代的,大明朝哪有後世的那等外科技術?況且被刺中之後,傷口的內部肯定是會存在著肌腱斷裂或是血管破裂這種情況的,那麼便是縫合了表面又有什麼意義?
還是一個死。
而且矛尖上面還開了血槽,這也是一個很妙的設計。隨著三稜形矛尖刺進去,血槽不但可以放血,更重要的是有利於進行下一動作——拔出。其實長矛使用不便的一個很常見的情況就是刺進敵人身體之後拔不出來,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矛尖沒有開血槽,而刺進去之後,血壓和肌肉劇烈收縮,矛尖會被裹在人體內,這樣的話拔出來就會很困難,影響士卒們的接下來的拼殺。而戰場上,許多時候一個愣神的功夫,便是身首異處。而現在董忠庸手中的騎兵長矛在刺進人體後,血液會隨血槽排出,肌肉收縮時無法貼緊刺刀面而不會“吸”住矛尖,可以輕鬆拔出來。
(在江湖傳言中,血槽還有一個作用——刺入人體以後,透過血槽迅速將空氣引入,空氣在體內形成空氣栓阻塞住血管。因此只需刺入人體任何部位八厘米左右就可使敵手即刻斃命,而且在消除負壓的體腔內將刺拔出,毫不費力。
這句話後面是對的,但是前面是錯的。這句話起源於李連杰的《中南海保鏢》,實際上是電影中的藝術加工。而事實是:一來軍刺沒這個功能,二來則是,在傷口處注入的空氣會隨流血排出,空氣栓塞致死也沒有那樣快的速度。)
正兒八經的三稜軍刺表面會有磷塗層,在鑄造過程中裡面會加入一定量的砷元素,但是董策顯然是無法做到這一點,他連哪種礦物富含砷元素都不知道。砷元素被熔鑄到了軍刺滯洪,因此完整的成品軍刺是無毒的。而在戰場上,表面的磷塗層磨損後暴露出含有砷的鋼體,由於其元素特性,即使只擦傷敵人的面板也很難癒合。這也是三稜軍刺廣泛應用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江湖上會流傳出種種“軍刺浸泡過劇毒”的傳說。
軍刺幾乎是人類史上放學能力最強的劈砍刺型冷兵器,當然有利有弊:由於其形狀,三稜軍刺除了捅人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用處。
不過董策根本也不需要這些長矛有什麼劈砍的能力,只要是能刺就行了。
那土匪仰倒在地上,胸口位置的傷口中,鮮血大量的湧出來,跟不要錢也似。瞬間便是染紅了周圍的地面,而這土匪手腳抽搐了兩下,也是很快就沒了動靜兒。
死透了。
騎兵長矛的威力這等兇殘,看的董忠庸也是不由得心裡一個哆嗦。
被這矛尖刺一下,血根本就止不住,怕是隻有一個死字!
而那土匪倒下去的時候,身上的包袱重重的砸在地上,當即便是散開,裡面滾落出來大量的銀子和銅錢,散了一地。
看到這些銀錢,董忠庸的呼吸瞬間便粗重起來。
他看的很清楚,這些銀子裡面,至少有三個五兩的大銀錠,其它的碎銀子和一兩二兩重的小銀錠子,不知道有多少個。而旁邊還有四五吊錢,閃爍著暗沉沉的銅光。
他這輩子也沒見過這麼多的銀子。
他立刻把眼神從這些銀錢上面給挪開了,就像是上面塗了劇毒一般。他雙腿一夾馬,向著自己的下一個敵人殺去。
整個過程中,他的腦海中甚至連把這些銀錢據為己有的念頭都沒有生出過。軍法九章上寫的分明,戰鬥之時,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