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2 / 4)

小說:崇禎七年 作者:千頃寒

也是圓形方孔,在穿孔的上方寫著一個‘壹’字,穿孔下方寫了一個‘文’字,代表著一文錢。而背面則是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

劉三兒打量了一番,道:“這等錢,大小重量個崇禎跑馬錢一般無二,甚至還要更好一些。看這顏色,鑄造之時,銅理當也能佔到六成的份額,如此厚實,在私鑄錢裡也是上乘了。理當是蔚州應州那邊流過來的私鑄錢,那邊山間產銅,素來出產質量上乘的私鑄錢兒。”

這枚銅錢兒,便是董策第一次來陽和城的時候從那城外客棧的掌櫃手裡拿到的,他一直沒扔。

董策問道:“若是這等上好的厚實私鑄錢,一兩銀子能兌多少?”

劉三道:“一兩銀子兌崇禎跑馬錢,為五百五十個,兌換這等,為一千五百個。”

其實這個兌換數字,董策早就知道,如此說,不過是為了看看劉三兒是否貪心而已。聞言董策點點頭:“請劉兄吩咐下去,某隻要這等厚重結實的私鑄錢,當然,有更厚重的更好。”

劉三雖然有些詫異,卻是沒多問,一口答應下來。

董策又是囑咐了幾句,劉三兒見沒別的了,別是告辭離開。

董策給他許了時間,五日的時間,便得把這些銀子兌換成銅錢兒。

這個時間,董策估算著,正是自己再次回到陽和城的時日。

爾後董策叫來王通,讓他吩咐眾人,準備回去磐石堡,同時留下兩個家丁,就近照顧董忠庸董忠康那二位,同時也是時刻盯著那謝記糧店的動靜兒。

既然幾日後還要再回來,便沒必要退房子了,依然住著就是,董策也不差這些房錢。

吩咐完這些,董策便是帶人離開。

正是午後,董策一行人出了陽和城,便即在臉上塗抹了旱獺油,整頓妥當,快馬加鞭往磐石堡趕去。

……

磐石堡。

這座正在不斷建設完善中的城池,幾乎是一天就變一個樣子,從廢墟中崛起,逐漸變得昌盛、整齊、嶄新而厚重。此時比之十數日,甚至數日之前,都要換了一個樣子。

城池的外牆早在月前就已經完成了,而內部那些分割各個區域的坊牆,現在也已經完工。

百姓們在工匠的指揮下,先是在地面上挖開兩尺深,三尺寬的溝,這就是地基了。然後在最低下灑下防潮的石灰,而後在上面鋪了厚厚的一層大青石,青石壘上三層,一直到快要和地面平齊為止。而後在上面在鋪設青磚,修建牆體。以大青石為地基,這樣建好的牆體,穩固而堅定,除非是人為的嚴重破壞,否則數百年也未必會坍塌。

這些牆體論起規模大小來,自然是遠遠不如十幾米厚的外城牆的,事實上也沒必要達到那個程度,它們只是未來的百姓居住區——“坊”的坊牆,以及甲乙丙丁四個規劃出來的軍事或官府區的外牆。其主要作用,乃是依靠這些已經足夠高厚的牆體,把城內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塊兒狀,使城內的道路錯綜複雜,從而為巷戰創造良好的條件。

只不過這些坊牆本來規定的高度是一丈六尺高,現在只有八尺高,這個高度,也就是能讓人抬頭看不見外面。不過厚度倒是沒有縮水,還是六尺厚。如此一來,雖然現在沒有完成,但是將來隨時都可以重新續建。

之所以停工,是因為磚石瓦木實在是不足了。

從當日的磐石堡廢墟中拆下來的磚石瓦木確實是很多的,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已經是的破碎斷裂不能再使用了,便都推到外面的洢水河和甘河上去做了橋的橋墩。剩下的這些,修城牆,再修坊牆,還要留出許多磚瓦來修建董策的官邸,士卒的營房,以及官員們的宅邸,是以只好暫時停工。城外的磚窯雖說已經開辦,但是冬天土凍得邦邦硬,實在是不大好弄,到現在為止是一塊兒磚也沒產出來。指望他們,那是沒影子的事兒。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二九四 竣工

所幸現在基本上已型的複式打擊。

北門也是一樣的規格,東西門則是由於之前沒有留存下來甕城,而再建的話則工程量很大。在得到了董策的首肯之後,負責工程設計的高大年則是直接就讓人把東門西門給堵死了,省的成為薄弱點。

只留下南北兩個要緊的,南門供行人車馬通行,同時也是城牆最高大,防禦建築最完善的一段。而北門則是通往後面的青鋒山要塞,根本不怕敵人進攻。

離著南門越近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