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3 / 4)

小說:崇禎七年 作者:千頃寒

城牆段就越高,呈現出一個緩緩下降的緩坡,最後穩定在了兩丈左右的高度。緩坡上面修建了馬道,臺階上下,兩側有女牆,通行非常方便。

雖然只有兩丈高,但是厚度絲毫沒有減弱,依舊是厚達二十多米,達到了六七丈。城牆上面極為的寬闊,這對於戰爭是非常重要的。城池攻防戰的時候,上面就能擺開更多計程車卒,軍事器械。

就防禦建築的本身來說,磐石堡已經很是完善,城池不大,城牆卻是高大堅固,這樣的目標,是任何一個統帥都不想面對硬打的。城池小,就意味著破綻少,就意味著守城一方不需要用太多的人力就足以把城池給守個團圓,因此使得其他人得到更多休息的時間,充分的輪轉。

這種城池,就像是一顆硬邦邦,堅韌韌的銅豌豆一樣,想咬下來,是要做好被崩掉牙的準備的。

不過現在這個防禦體系還算不上是完善,或者說,還根本就不完善,只是一個死物。

因為這裡面缺了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人!

守軍——防禦者。

抬眼向上看去,城牆上面一片空蕩蕩,一面旗,一個人都沒有。

因為現在磐石堡還沒有兵丁,董策手下倒是有家丁,不過那是家丁,按照明朝末年的規矩,家丁是私軍,雖然拿著國家的餉銀,但卻是將領的家奴,是離任的時候可以帶走的。用他們守城,不像個話。而且就算是董策想,就那麼幾個人,也毫無作用。

董策給他們的定位,是一支利用高速度轉化成的高機動性,來去如風的輕騎兵。現在連隊伍都沒成形,人都沒幾個,就想拉出來?那也太痴心妄想。

所以實際上,磐石堡一直以來,是處於根本沒有守軍的狀態的。而董策當初給劉若宰的承諾,是在崇禎八年年底之前,練出一支至少三百人的強兵來。現在這支強兵,暫時連影子都沒有。當然,他完全可以用自己那支家丁隊伍來交差。現在這三個都的家丁以董策的眼光看來還是非常差,非常弱,很一般,尚需大力操練和實戰。但是以此時明軍的標準衡量——能在遇到敵人的時候鼓勇向前而不是倉皇后退的官兵,就算是很難得的了。

如此交差,算是能應付的過去了。

不過董策顯然是不會這麼做。若他這般做了,劉若宰定然心中不悅,生出芥蒂,那之前他的一切努力,就完全白費了。而且他自己,更是萬分想要練出一支兵來的。

比劉若宰要緊迫的多,急切的多,只不過一直拖到現在未曾成行而已。

他其實在磐石堡招募流民的第一天就恨不能把這支隊伍給拉起來,但是現實情況根本不允許。

事實上,從磐石堡開始招募流民開始,就有些不太順當。董策高估了那一張告示帶給流民們的影響力,很多人對此將信將疑或者是乾脆不信官府會這麼好心,畢竟到了這個年代,官府在民間的口碑信譽已經差到了極致,只剩下了橫徵暴斂,貪婪刻毒。百姓們已經是不怎麼信官府的話了。

那些不信的自然根本不會來,半信半疑的,則其中絕大多數又因為距離此處太遠,想走到那兒,怕是半路就要餓斃了。最後過來的,都是那些實在走投無路,又是心中抱著萬一之念的絕望之人。而這其中相當一部分又來自陽和城,其中還多虧了劉三兒起的作用,他勾結守城兵丁不許流民進城,絕了他們的前路和希望,逼得不少人只能來磐石堡。雖說路上死了大部分,但是最後終究有不少人來到了,活了下來。

其實當時董策的心裡是很矛盾的,既盼著來的多一些,又生怕來的太多了養不起。

最終人數只是他預期的一半兒而已,不過幸好如此,若不然董策真是養不起了。至於流民的數量,則是根本不用擔心,大明朝昇平數百年,人口多得是,而且眼瞅著過了年,又是一場大旱,這流民又將蜂擁四起,只要真有糧食,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就這麼點兒流民,但是活兒卻很多。修水渠,開墾平整農田,修房屋,修城牆……等等等等,都得他們做。不是董策不想盡快招募兵丁,只是實在沒有人手。只有等所有的活兒都差不多了,閒下來了,才能考慮這個。而現在,這個時機差不多就要到了。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時何時?戰亂之時! 二九五 大事

這一次他回來,就是準備著手這件事了。d…m

磐石堡的安全他倒是不擔心,畢竟建奴今年夏秋之交剛剛來打了一趟秋風,冬天再來的可能性極小。畢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