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便成一組跳躍的音響,應答沉思的眉宇間那滴露珠的閃爍。
月依瓊樓,一座寂靜的深宅半明半暗,是誰半撩碧紗簾,一束青絲在月光下晃動,憶兒時在蓮池邊與人共唱的童謠。
月桂含煙,飄緲於靈山空谷,前生的盼望與今世的等待,就如一輪雪月落在冰峰,兩團光亮的相遇竟然是刻骨的涼,悄然分開,一滴細雨在對視的距離間落下,月隱,帆起,夜暗,你上來時的扁舟,我回落腳的茶莊。
此後,黃河邊的徘徊,長江裡的波浪。蹄碎荒草萬里,鞭舞流螢霜雪,劍指蒼穹殘星。明月相隨,只為看我,赴碼頭邊離別時的一個誓言。
又過千年,大漠上孤煙連一個金黃的月亮。孤煙與月亮之間,離得如此之近,一個孤獨的影子把簫舉到月亮之下。月亮與孤煙的縫隙,正好橫一管玉簫。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光影之清譚 《詩經》留香
於現代人,《詩經》因其遙遠而頗顯艱澀,閱讀的難度甚至超過楚辭,但只要肯親近,認認真真地讀幾句,卻又分明地越嚼越有味,字字句句深藏一股引力。
《詩經》被視為中國文學的開始,站在文學的現代端點朝它看,更覺它清新可喜。曹雪芹有詩“口齒噙香對月吟”,《詩經》就是適合對月吟的一種,不用噙香,讀兩句《詩經》,自有淡香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