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很少會有星巴克情節,也很難被星巴克自己的文化感染。
星巴克在墨爾本開不下去這件事情,本地人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相反,那些賣咖啡也賣自己烘培的咖啡豆的咖啡餐廳,才是墨爾本人的最愛。
如果只是在墨爾本的城市中心轉悠一下,做那種以景點為中心的旅遊,是一定沒有辦法感受到墨爾本的文化的。
但如果把墨爾本最出名的咖啡廳都去一遍的話,就一定會讓人對墨爾本的風土人情,有全新的認識。
墨爾本是一個特別需要“慢遊”的城市。
鮑鮑之前買的幾家成熟品牌咖啡廳都已經賣掉了,中國城的這家店,是鮑鮑自己品牌的第二家店。
鮑鮑並不在意自己的咖啡廳是不是要做成連鎖的,現在的鮑鮑,對咖啡,絕對是真愛,她甚至想把自己原來的第一家店給關掉,這樣才能更專心的做好一家店。
只不過,鮑鮑的第一家店,開業沒多久,就被評選為澳洲的best new cafe(年度最佳新咖啡店),生意異常火爆。
現在關了,也不太合適。
如果不是在新店開始裝修之後,鮑鮑才拿到這個獎,她肯定就不會有搞“連鎖”的想法了。
…………………………
【小墨課堂】
去國外的日本餐廳點菜,最讓人崩潰的要屬看不懂菜名這件事情。
這件事情和你的英文水平好不好,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選單上有日文有英文,但那些英文單詞,有很多都是用日文直接音譯的,就和日本人的英文名字一樣,古里古怪的。
英語言國家的日本餐廳選單的“用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源自於日本人對自己文化的強大的自信。
有好多學人學英語學到最後都是啞巴英文。
就是能看不能說的那一種。
這些人多半是覺得自己的發音不標準,只會說一口中式英文,所以就不好意思開口說話。
可事實並非如此,中國人的英文發音,比日本和印度人之類的亞洲很多其他地方的人要好很多。
日本人學英文,時常都是用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來注音的。
所以很多日本人的英文講起來和日文是一個調調的。
中國人就算是發音再不標準,也是跟著音標學的英文。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日本人不會取一個地道的英文名字,就是用自己的本名。
可中國人很少會用自己名字的拼音當做自己的英文名字,非要取一個“地道”的老外的名字。
用了拼音的少部分人,還要經常擔心自己的名字老外念起來不夠標準。
這件事情和不敢開口說英文,歸根到底,還是同一個原因:不夠自信。
但這種不自信,完全是沒有道理的。
事實是,不能拿自己的英文和老外的英文比,要拿自己的英文和老外的中文比。
老外說怪腔怪調的中文的時候,有人會笑他嗎?
你多半不會,還會讚賞老外的努力。
同理。
中國人說怪腔怪調的英文的時候,外國人也是沒有理由會笑的,不僅如此,還會欣賞你學習他們國家的語言的能力。
中國人覺得英文學得好的,要麼一口地道的美國腔,要麼更高大上一點的倫敦腔。
但語言就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只要人家能聽的懂就足夠了。
英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之一,新加坡人的英文普遍都很好,但一聽就能聽出是來自新加坡的。
這又有什麼不好呢?
所以呢,沒必要擔心自己的英文發音,有空沒空自信地說兩句。
再怎麼說,咱的英文發音要比日本人好太多了,咱的英文水平也比老外的中文水平好太多了,不是嗎?
中國人去國外開中餐館,很少有人敢在英文的部分直接上拼音的,深怕老外會看不懂。
日本人不一樣,人家就用日本的念法寫在那裡。
你如果喜歡吃日料,你就得知道人家的表達。
這也是為什麼,像壽司sushi,生魚片sashimi,芥末wasabi,和榻榻米tatami這樣的說法,早就已經把全球各地的食客的大腦都給洗過一遍了。
在日本餐廳,牛肉火鍋叫sukiyaki,涮涮鍋叫shabushabu,諸如此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