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書信一旦被他人所獲,便會成為日後的一個隱患,在政治鬥爭漩渦中的人必然要十分小心,萬不可將把柄落入他人之手,否則一招不慎,便會全盤皆輸。
從楊賜府中出來,丁淮感覺到了事情有了變化,對於這個頑固、保守的楊賜充滿了同情,但是政治鬥爭往往就是這麼殘酷,這次丁淮的一時心慈不但毀掉了自己之前的所有戰功,而且還會連累這個兩朝元老,戰爭一旦結束,楊賜必然就會告老還鄉。楊賜的離去也將代表了士族大夫集團在朝廷的政治鬥爭中徹底成為失敗方,以後的朝廷將會是以張讓為首的宦官集團和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的天下,士族大夫集團將會一蹶不振。
丁淮剛剛回到軍中,父親的信使便已經到了,看來丁原對這個很爭氣的兒子是十分關注的,丁淮心中不禁異常感動,雖然在心中將丁原看作父親有點心理障礙,但是這些時間一來,丁原對自己的一切好處,都令丁淮感動過。
丁原在信中首先對丁淮如此感情用事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但是,丁原又讓丁淮不必因此分心,集中全力將廣宗城攻下,這件事情他會找大將軍何進想辦法。
看完了丁原的書信,丁淮不由暗暗心驚,沒想到父親丁原投向何進的陣營竟然成了自己一手促成的了,本來父親並沒有倒向何進的陣營,這次的事情使丁原不得不投向何進,否則整個丁家也會因此成為朝堂各大勢力爭鬥的犧牲品。
丁原的政治方向的轉變,也就造成了日後在何進和張讓矛盾激化的時候,何進勒令各地兵馬進京勤王的時候,丁原和董卓的衝突,最終導致了呂布的反叛和丁原的慘死。丁淮心中不禁暗籲一口氣,難道丁原真的還是逃不過那一劫嗎?
看完了書信,丁淮重賞了來人,為了小心起見,丁淮並沒有給丁原回信,只是讓來人告訴父親,這件事情自己已經知道了,並會不日攻下廣宗城。來人得到丁淮的回覆之後,不敢久留,當夜便趕回晉陽向丁原覆命去了。
。
正文 第三十六章 廣宗城破
16K 更新時間:2009…9…28 15:33:32 本章字數:3260
眼前的形勢已經遠遠出乎丁淮的預料之外,沒想到只是一時佩服管亥的忠義而放走了他,卻惹下這無窮的禍患。幾個月以來,丁淮一直帶兵在外,對於朝廷的局勢很少關注,否則的話,丁淮斷斷不會放任管亥離開的,最不濟也會來一個瞞天過海之計。
丁淮的心情自從洛陽回來之後,就一直不太好,唯一知道丁淮偷偷去了一趟洛陽的龐德、成廉二將見主公臉色不好,也不敢多問,只是按照丁淮的命令,攻打廣宗城,攻城的方法和上次攻打濮陽的時候差不多。
丁淮的兵力共有六萬,所以不能在四門同時進攻,而是選擇了東門和北門。在廣宗城的四門當中,西門最低,其次是東門和北門,南門因為是主門,並且丁淮的大軍就在南門外的三十里處,所以南門被加固的最高最為難攻。
一般來講,丁淮攻城應該選擇南門,為什麼呢?因為丁淮的大營就在南門對面,如果選擇攻打其他的門,很有可能會在進軍或退軍的路上被敵人設伏,同時進軍或退軍的時間也長一些,安全性就小一些。
張梁手下只有三萬人馬,真正能派上用途的也只有兩萬五六,所以丁淮料定張梁不敢出城伏擊自己。再者,最關鍵的一點,丁淮將張梁的主力吸引到北門和東門之後,陷陣營將會突襲西門,張梁必然措手不及,廣宗城會像濮陽一樣不難被攻下,甚至於連三天都用不了。
事情果如丁淮預料的一樣,第一天的時候,丁淮在東門和北門各自派了兩萬五千人全力攻城,龐德負責東門,成廉負責北門。丁淮的心情不太好,所以下得命令也不太符合丁淮以往的風格,不計士兵生死,全力吸引張梁主力。
而丁淮卻率領那兩千陷陣營和八千士兵悄悄埋伏在西門,只等待龐德或者成廉的訊號,便突襲西門。
這場攻防戰和濮陽攻防戰差不多,甚至於比濮陽攻防戰還是慘烈,一是廣宗城比濮陽城要小,有利於官軍的進攻,加上丁淮的死命令,官軍無不奮勇上前,前赴後繼,張梁這一方卻是退無可退,只得全力死守,所以抵抗也是相當激烈。
戰鬥持續了兩個時辰,從早上一直進行到正午,雖然官軍數次成功登上城頭,卻被張梁率軍拼死守住,將官軍數次趕下城頭。城頭上、城牆下到處都是屍體和斷肢,滾油不但燒死了不少的官軍,就連城牆角下的草木也全部被燒死,戰況甚是慘烈。
這個時候,張梁武夫的特點便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