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3 / 4)

義為了誰,其實她並沒有死。”張角聽了這話,身體巨震,雙目突然大盛,盯著丁淮用嘶啞而又顫抖的聲音道:“她。。。她在什麼地方?”

丁淮目注張角良久,嘆了口氣道:“她在漢中,岳父大人放心,她生活的很好,很平靜。”說完,丁淮轉身走了。

雖然糊塗了一半,但是丁淮並沒有追問下去,也造成了一個日後讓丁淮頗覺後悔的事情。

張角驚訝地望著丁淮的背影良久,最後長嘆一口氣,重新躺下,許久之後,張角喃喃說了一句話:“也許,我真的錯了,也許這就是她最好的歸宿。”

正文 第三十四章 張角死後

16K 更新時間:2009…9…28 15:33:30 本章字數:3179

當晚,張角在廣宗城內病逝,享年四十五歲。丁淮卻沒有料到張角會在當晚就死去,卻也沒有敢輕舉妄動,直到十日後,丁淮才發覺廣宗城的異常,知道張角已經不在人世了,便開始了攻打廣宗城的戰役。

張角臨死之前幾乎事事都考慮周到了,但是卻是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的這一群手下並不是緊緊抱成一團的,而是充滿了鬥爭,張角在的時候,這個鬥爭並不怎麼激烈,並且都是瞞著張角的,但是張角一旦身死,這個矛盾便一下子激化了,激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廣宗城的領導權的問題。

廣宗城的勢力分成了兩派,自然是張寶和張梁各佔一派,支援張梁的將領有周倉(汝南兵敗之後,韓烈、臧霸逃往濮陽,周倉卻直接投奔了廣宗)、廖化,因為張梁武力過人,不懂兵法,所以他的支持者也和其基本相似,支援張寶的有張牛角,若是褚燕、夏侯蘭未走,也會站在張寶這一邊,雙方因為廣宗城的領導權爭得不可開交,畢竟因為丁淮的大軍在外駐紮,雙方才沒有打起來,否則的話,不用丁淮動手,廣宗城內早就血流成河了,這倒是張角沒有料到的,否則張角必然會死不瞑目。

但是,即是如此,雙方也是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廣宗城內本來有大軍六萬,張寶掌握了兩萬五千人,張梁掌握了三萬人,另外還有五千人在管亥手中,而管亥對張角卻是十分忠誠,雖然張角死了,並沒有投靠任何一派,而是保持了中立。

張角死後,張梁、張寶為了爭奪廣宗城的指揮權整日吵得不可開交,竟然忘了將張角下葬,以至於屍體被擱置了十日,已經開始發臭了,雖然當時的天氣不是很熱。對張角奉若神靈的管亥自然大怒,命人抬了張角的屍體,率領本部的五千人馬出廣宗城而去。

丁淮之所以發現張角身死,也就是因為管亥的一怒離城。

丁淮這日聽探馬來報,說是廣宗城有一軍離城而去,約有五千人,領軍大將姓管。而且這支軍隊的去向竟然不是北部的經縣,而是向東的界橋方向而去,這使得丁淮十分詫異,不知道這是張角搞得什麼鬼。但是,丁淮清楚地知道一點,那就是張角不會對自己不利。

在沒有弄清楚張角意圖的情況下,丁淮卻也不敢造次,又擔心張角已經死過,這是張寶等人的調虎離山之計,也不敢將大隊人馬調離,於是丁淮便親率一萬軍隊尾隨在管亥的這五千軍隊的後面,伺機而動。

丁淮尾隨管亥幾十裡,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正在詫異。忽然探馬來報,說前方就是界橋的地界,此地距離廣宗城足足有五十里,而管亥的軍隊依然向前開進。這時候,丁淮已經確認不會再有什麼問題,於是命令大軍將管亥的五千人馬團團圍困。

管亥原本就是一員武將,並不是領軍的將才,此次憤然出走,乃是因為張寶、張梁兩兄弟為了爭奪廣宗城的指揮權,吵得不可開交,並且連兄長張角的屍體也不管不問,以至於屍體放的時間過長,已經開始發臭。

一旦離開了廣宗城,管亥便發現了一個問題,自己究竟該向哪裡去。此時,各處的黃巾軍已經被剿滅的差不多了,也只有廣宗城一處的黃巾軍主力,自己離開了廣宗城實在是無處可去,卻又不能回頭,只能一直向東走。

但是。管亥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廣宗城外還有丁淮地大軍。豈能任由自己這樣走了。當丁淮地大軍將管亥地五千人馬團團圍困地時候。管亥才發現自己犯了這麼一個致命地錯誤。補救已經是來不及了。無奈之下管亥只能奮起反抗。

五千對一萬。懸殊地差距。再加上管亥軍地戰鬥力和士氣都不如丁淮大軍。所以戰鬥很快就結束了。管亥地五千人馬。被殺地被殺。投降地投降。只剩下管亥一人仍然做負隅抵抗。身後就是張角地棺木。而管亥在龐德地大刀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