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換代地一道必須地程式了。
唐朝之後。只要出現了昏君。百姓日子過得太過於清苦。總有一些想在亂世中撈取好處或想當皇帝地人站出來高喊口號。其實也是用成千上萬窮苦百姓地鮮血和生命來換取少數一些人數代地榮華富貴和一時地封王拜相。最終出力地是老百姓。換來地只是幾十年。最多是百十年地所謂太平盛世。當皇位傳到後世子孫地時候。難保不會出現一個昏君。重複著以前地故事。老百姓又會再次經歷一次血與火地洗禮。如此反覆。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成立才算結束。
張角既然沒有推翻大漢。自建王朝地野心。可是後來為什麼卻又組織了規模龐大地黃巾大起義呢?這裡還要從宋卿說起。
自從張角、宋卿夫婦二人被宋卿之父宋衡強行拆散之後,宋卿就被宋衡關在家中,不準出大門一步。宋衡也有自己的打算,是想將宋卿關在家中一段時間,希望女兒能夠忘掉張角,然後再為女兒說一門親事,依照宋卿的長相,就是送到皇宮去做皇后都不為過。
正巧,剛剛繼承皇位一年的漢靈帝下令全國舉薦美女,宋卿的姑姑宋熙,也就是渤海王劉悝的妃子,在不知道張角和宋卿之事的情況下便將侄女宋卿推薦了上去,這是家醜,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以至於連宋卿的姑姑都不知道此事。
由於關係梳理相當到位以及宋家在漢章帝之時曾出現過大小兩個宋貴人,也算得上皇親國戚的門戶,更加上宋卿的聰慧美麗,甚是得到漢靈帝的欣賞,結果宋卿在眾人美嬌娥中脫穎而出。
後來得知了宋卿的那段往事,宋熙大驚失色,惶恐不已,這可是欺君之罪,但是如今說什麼都晚了,已經是騎虎難下了。為了不被漢靈帝發現宋卿已非處子之身,宋熙花了不少的金錢幾乎打通了宮中的所有關係,最終終於騙過漢靈帝的眼目。由於宋卿的聰慧美麗,以及臉上始終帶著一絲淡淡的憂愁,使得漢靈帝大有“我見猶憐”的感受,入宮之後不久便被封為貴人,第二年又被冊封為皇后。
儘管宋皇后深知宮闈之中勾心鬥角的可怕與相互傾軋的險惡,她也謹慎周密地待人接物,如履薄冰地維護地位,但不幸還是降臨在她的身上。
根據歷史的記載,宋皇后的姑夫劉悝與宦官中常侍王甫有過節。但由於宋皇后初立,靈帝對她寵愛有加,王甫不便下手。待何氏進宮後,何氏的風騷動人,使得靈帝便漸漸忽略了宋皇后。王甫覺得時機成熟了,於是誣陷劉悝圖謀叛亂,劉悝被迫自殺,宋妃冤死獄中。怕遭到報復,王甫接著又陷害宋皇后。光和元年(178),他指使太中大夫程阿上書誣告皇后利用“巫蠱之術”惑亂後宮,詛咒皇帝。
靈帝非常憤怒,聯想起剛剛處理過的劉悝謀反,他更加怒不可遏。立即詔令廢黜宋皇后,並誅殺其父及兄弟,流放其他親屬。宋皇后無辜受貶,並累及親人,不久便在暴室中憂憤而死。
但是,王甫誣告宋氏謀反只是歷史的記載,究竟對與不對,無從考究了,本書當然不會按照歷史的記載來描述這一段經過,究竟是怎樣的經過呢,且聽下章分解,呵呵。
。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因何起義
16K 更新時間:2009…9…28 15:32:42 本章字數:3605
宋皇后的姑夫劉悝與宦官中常侍王甫確實有過節,王甫也想陷害劉悝,只是苦無機會,加上宋皇后正在受寵,王甫無法下手,於是便等待時機。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王甫不知道從哪裡打聽到宋皇后進宮之前已經不是處子之身,而且還生過一個孩子。
這件事情若是發生在漢朝初年,在黃老之學佔據統治地位的時候倒也沒什麼,但是在漢朝末年就不行了。此時的漢朝已經被儒家思想牢牢控制了,男人把女人的貞潔看得相當重要,更何況是在皇宮之內,當今皇后竟然不是處子之身進宮,此事若是傳言出去,皇上的臉面何存。
靈帝聽後大怒,這頂綠帽子戴的時間可不短了,若不是王甫探聽到訊息,漢靈帝還不知道會綠到什麼時候。這時,王甫又向漢靈帝出了一個“絕妙”的計策,便是誣陷劉悝圖謀叛亂,將其打入大牢,嚴刑拷打,讓其說出宮中知道此事之人,然後再將這些人一一滅口。
靈帝正愁無法將此事蓋住,聽到王甫的獻計,真是龍顏大悅,正中下懷。結果,劉悝被迫自殺,宋妃冤死獄中。之後,漢靈帝便將宮中當年參與此事之人一一找出之後,隨便找個理由殺死,共計約有三十餘人。
靈帝本想將宋皇后也廢掉,並將宋氏滅門,畢竟宋家犯了欺君之罪,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