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3 / 4)

練士兵的殺人技巧和膽氣,而他的陣列訓練和槍陣也不是孔有德他們能比擬的,假以時日,等他的馬隊和火炮部隊成型,就是他對這些投降異族的混帳們揮動屠刀的時候了。

這種成長的過程也是十分有趣,看著一支軍隊從無到有,在自己手中茁壯成長,漸漸成為天下無敵的雄師,這種過程,豈不是叫人十分興奮?

而且,張守仁看著葉曙青,搖頭道:“孔逆縱容部下殺掠百姓,傷害無辜,就算是驍勇善戰,下官亦不以為然,若有機會,一定要與他決勝疆場,親斬其首級,祭奠我登州百姓。”

第一百四十一章 軍人間的敘話(3)

“唉,東江兵禍亂我登州,將他們千刀萬剮也是該的。只是……”

葉曙青看向張守仁,又回頭看一眼一群志得意滿的文官,終究還是咬著牙道:“不過國華怕也不知道,孔有德等人叛亂,實在也是被逼的。”

“嗯?”

“國華大約不知道,孔有德曾經是遼東鎮的遊擊,其家族也是被老汗殺戮的乾乾淨淨,幾乎只有孔有德一人逃脫。因為這種變故,孔有德窮困交加,一直到叛亂時,才搶了女人當老婆,之前三十餘歲了,連妻子也娶不到。”

“這個,下官略有耳聞。”

在成為浮山副千戶後,張守仁不僅每天看邸報,也開始潛心研究後金的上層。

不僅要研究那些八旗王公,就是連同被先封都元帥,後封三順王的孔有德、耿仲明,還有尚可喜在內,都是派人蒐集資料,加以研究。

只是現在隔著大海,後金那邊派細作十分困難,黑室培訓特工的學校還在選校趾,這種高難度的間諜工作,沒有一兩年功夫是開展不了,並且也是不會有效果的。

所以,張守仁對三順王的瞭解還十分有限,反而不如皇太極等知名的八旗王公。畢竟後者在後世的歷史專著研究太多了,張守仁再不感興趣也是涉獵過不少了,比如皇太極的體形胖大,而且專寵哪個妃子,什麼大玉兒和多爾袞有曖昧之類的八卦,後世拍成海量的電視劇,就算再不愛看的人,總會不小心瞄上幾眼的。

至於三順王這樣不討喜的角色,還真的很難看到,就算是正經的歷史專著,專門研究東江鎮和三順王的,也是屈指可數,十分冷門。

“耿仲明等東江鎮的武官都是如此,東江鎮額餉二十四萬,還要負擔幾十萬難民,而關寧一帶年餉卻是三百萬,所以遼西富,東江窮,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葉曙青神色淡淡的,好象說的是一千年前的事:“不過窮也不是造反的理由,不過國華,武將都窮的討不起老婆,下頭軍士過的是什麼日子,可想而知了。東江鎮是窮,孔有德他們調到登州來駐紮,孫元化其實已經是竭力供給了,所以這些人也不會有異志,更不會想造反。畢竟他們與東虜仇深似海,不會有人開初就想著去造反的。”

事實也是如此,孔有德和後金有家仇,尚可喜也是父親被後金兵所殺,他的大哥尚可義還在旅順效力,在登州之亂的餘聲中,孔有德和尚可喜等人率軍攻打旅順,旅順總兵黃龍戰死,尚可義也是在這一役中殉國了。

兄弟二人,不同的選擇,想來也是叫人唏噓。

“但,”葉曙青突然聲色俱厲,聲音也突然變大:“將士再能忍耐,總不能連續幾天不給飯食,叫人餓著肚子去打仗吧?”

“都司大人這是什麼意思?”張守仁知道必有不足為外人道的原因,當下便是叫人屏退閒人,只留下一群心腹武官旁聽。

“吳橋兵變,眾說紛紜,但正好老夫就是登州累世將門,平叛時也曾經多次與孔逆交手,所以其中內情,也是知道一些……”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一隻雞的悲劇(1)

第一百四十二章一隻雞的悲劇

根據葉曙青的講述,一幕悲劇就在張守仁面前拉開了序幕。

在崇禎四年八月,皇太極率清軍急攻大淩河,遼西將門畏縮不敢戰,坐視大淩河守軍被清軍圍困良久,卻是沒有一個將領敢領軍援助。

最後朝廷無法,只能從別的軍鎮調兵去援助大淩河,在登州的孫遠化也是接到了兵部的命令,叫他派遣精銳部下,前去援助大淩河的友軍。

大淩河一役,其實也是十分關鍵的一戰,修好大淩河堡,可以隔斷遼西,與錦州互相呼應,錦州就不再是一座孤城,而是十分有用的戰略要塞。

大淩河,小淩河,錦州一線聯成一片,清軍想要繞道入關就將面臨被明軍騷擾追擊的危險,所以在大淩河修築到一半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