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2 / 4)

炳林是知道張守仁練兵手段不壞,但他的思維方式一直是停留在固有的框架裡頭,而眼前的這一幕,卻是把他的舊有想法打的粉碎。

聽到葉曙青的話,周炳林才如同被從點穴狀態解救了出來,他晃了晃腦袋,由衷道:“數百人如一人,突刺堅定有力,動作整齊劃一,強,實在是太強了!”

“假以時日,恐怕國華將軍能練出比擬遼鎮的強兵銳卒來。”

“我看已經是不在遼鎮之下了。”

“少年英雄,當真是了得。”

“佩服,佩服!”

一群武夫此時是真的被張守仁給徹底折服了。

眼前的這幾百兵,這些老丘八心裡頭都是明白。擱自己換在海盜那一邊,也是一點機會也沒有。

而且他們也明白,眼前的戰場,絕不是這一刺這麼簡單。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眼前的浮山營兵,從軍旗鼓號,到陣列排序,再到臨機指揮,都是一整套的體系了。要是換一個將官帶幾百長槍兵說來對付海盜,就這麼火銃打幾輪,長槍一刺就能勝利,怕是大家的嘴巴都要笑歪掉了。

“這槍陣之術,怕是國華將軍的家傳絕技了!”

葉曙青的話,也是引發了新一輪的贊同,和文官不同,大明的武將們可不需要經過科舉考試那一套,大家當官可是容易的很,世襲制度是明太祖手裡確定下來的,用朱元璋的話說,你們保我坐江山,我也叫你們的子孫世代當官,大家共享富貴。

第一百三十一章 赫赫威名(2)

當時武官的俸祿官階都比文官強,文官被朱元璋和朱棣爺兒倆操的生不如死,一直到英宗年間,由王驥開始,文官才慢慢把局面扳回來。

就算這樣,武官世襲制度也是大明的祖制,不可更改。

張守仁是世襲百戶,其祖在太祖年間就從軍了,然後掙下一頂世襲百戶官的家業傳了下來。除了百戶這頂官帽子,想來還有一些壓箱底的武藝兵法什麼的,現在時逢亂世,張守仁這小子就給拿出來博富貴了。

“不錯,以我之見,將來國華將軍的成就,應當不在戚帥之下。可能要和遼東李帥一樣,成就封伯的功業啊。”

現在所有的武官,不論官職和年齡,提起張守仁都是一口一個“國華將軍”,這是待遇,當然是張守仁憑著現在的表現自己掙下來的。

自此之後,山東都司和登州都司的武官,提起張守仁時,原本的傲氣和官架子就是蕩然無存,全體上下,也唯有敬畏這兩個字而已。

也是有不少武官開始打聽張守仁的練兵之法,槍兵是明軍兵種是最便宜的兵種,塞根長槍在手就能上陣了,要是能學會了張守仁的槍陣之法,建功立業,博取功名富貴,豈不是易如反掌一般?

這些人哪裡知道,張守仁練兵之法是後世數百年總結提練出來的一整套的辦法,從佇列到體能,到士兵的服從性和整體榮譽感,再到後勤保障待遇,士官和軍官提拔任用制度,然後還有刺殺術和步兵方陣術,包括看著最簡單的“向右刺”都是如此。

自從人類進入近代軍國主義體系以後,遊牧民族就再也沒風光的起來,以往威脅歐洲和中國的草原民族從此就淪落為地球歷史的配角,遊牧騎兵縱橫馳騁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大量受到嚴格到殘酷的合格步兵被訓練出來,他們和火銃手一起,組成端士方陣,西班牙方陣,用長矛和火銃組成的血與火的軍團征服了大半個世界,在機槍出現之前,騎兵已經沒有什麼機會了。

就算騎兵在拿破崙手下還有發揮的餘地,那也就是在火炮覆蓋和步兵立功之後,騎兵夾擊確定勝局的輔助型打法罷了。

在這個時代,張守仁知道當時人說的建奴,東虜、滿韃子什麼的就是後來的滿清,號稱是騎射無敵,滿萬不可敵。

以後世人來看,滿漢是恩仇已消,大家共同生活在一個國度了。

但以明朝人的角度來看,滿清還是一個異族政權,兇惡殘暴,是明王朝和漢人的生死大敵。

以一個軍官的角度來說,張守仁對所謂的騎射論嗤之以鼻。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向來是體現國家力量和意志的步兵集團對遊牧集團。幾千年的時間以華夏為主體的中國佔據了東亞最為膏潤的土地,征服了一個又一個的民族,就算對北方的遊牧也是以征服和戰勝為主。

打了兩千年,從先秦到秦漢,再到三國兩晉唐宋元明清,漢人佔絕對優勢的時間是九成以上,只是在自己□□衰弱後被狼群鑽進來佔了便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