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2 / 4)

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2)

這樣的事,浮山諸將自是心中氣悶,好在林文遠是見的多了,他臉上滿是溫和的笑意,仍然不停的向那些官員持爵致意,敬酒問安,一點禮數也不虧欠,他在相府是常客,是眾所周知的薛國觀的親信,所以在座的官員也並不好怠慢他,還禮還敬,不至於叫場面太過冷落。

“咱們的大舅在這京城,做的差事,可真不易。”

張世福自座中武將目前身份最高的一個,也是張守仁的副手,資歷最深,平素很少說什麼話,但在此時,也是隻能由衷感嘆了。

“換了我,那是一百個也不成。”

“你孫良棟在這京城,三天就把人家桌子給掀了。”

“憑什麼叫他們狗眼看人低?一個個五品六品,和老子現在都差不多的品級,偏偏就擺出那副可惡的樣子來,老子心裡就是不服氣。”

“也不知道咱們回了浮山後,那些官兒和豪強士紳們,見了咱們,不知道是何模樣?”

“嘿嘿,還真想看看。”

膠州地方,豪強士紳原本也是被張守仁收服的差不多了,但地方上仍然是有不少。膠州的李知州,萊州秦府尊,登州的劉軍門,陳兵備,王大府,這些文官,以前可是都位在張守仁之上,哪怕就是李知州,原本是即墨知縣,七品正印,對著張守仁時還是保有幾分矜持傲氣的,此次大家前來京城獻捷,可是真受夠了文官們的氣了,連帶著,對那些登萊地方原本極熟捻的文官們,都是在心裡擔憂起來。

“他們可不是不識好歹的……”

孫良棟笑的悠然,沿途文官,還有京城的這些官員們,都是正經兩榜出身,然後多半時間在廟堂之上,他們在見識上遠遠不如在地方的同僚們,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是坐在一座座火山上,情況早就不是太平年間的那副模樣了,可很多人都抱殘守缺,以為還是武將仰文官鼻息的年頭呢……

“等將來吧……”

孫良棟想起自己在保定的遭遇,鼻孔間噴出兩股冷氣,嘴角的笑容,也是愈發的冷峻了。

……

……

“這位是禮部的吳昌時吳主事!”

薛國觀帶著張守仁各桌間打招呼,這一次張守仁進京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非得把他推出在自己所有的班底之前不可。

張守仁雖是武臣,但資歷也是足夠了,武官一品,且加太子少保的榮銜,很多文官非做到尚書和大學士一級,否則想加師、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再加上副總兵的實職,手握大軍,地方上可以呼風喚雨,將來這些文官難免會有外放的,如果到山東地界,張守仁就是難得的助力了。

介紹禮部主事吳昌時的時候,薛國觀也是加重了一點口音,正色道:“來之是大才,國華,赫赫有名的復社,就是來之與張天如等人所創立的!”

竟是此人……張守仁眼中波光一閃,也是對吳昌時特別注意了一下。

吳昌時和薛國觀所說的張天如,也就是復社首領張溥有一段赫赫有名的公案。張溥此人,後世只要念過初中的就會知道其名,初中語文課本里著名的《五人墓碑傳》就是此人所著。此人文采風流,一生著述三千餘卷,是崇禎年間最著名的飽學之士之一,若非如此,也不會成為復社的領袖人物。

第四百三十二章 可怕的東林(3)

張守仁在今世才知道,張溥可不止是一個文字高手,還是一個政治集團的首領。復社,是東林的後勁,在江南,是無數大地主和士紳構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政治和商業集團,江南文士以讀書應考為榮,不要說百年,二三百年的世家都很多,代代都讀書應考,或舉人,或進士,總之都會取得功名,以使家風不墮。而百年之下,彼此用同年、聯姻、鄉誼在朝在野組成了超級無敵的龐大關係網,並且在東林黨之後,立社成風,形成了一個個公開的在朝在野的政治集團。

這樣一個集團,以江南的文風之盛,財力之盛,放眼天下當然是無人能敵,在天啟年間,東林黨和閹黨之爭就是江南一地與齊、楚、川、閩等各地士大夫的權力爭奪,東林初敗,但崇禎一即位後,東林便是反攻成功,將其餘各黨驅除乾淨,成為一家獨大的超級大黨。

東林黨人的內鬥能力之強,放眼天下,無出其右!

張守仁越是瞭解的多,越是感覺心驚,一個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看似毫無能量,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從萬曆末年到天啟,崇禎,甚至是弘光朝的這幾十年間,東林黨到復社,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