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部分(3 / 4)

經成為大明朝野最為龐大,最為難惹的一個超級政治集團。

整個集團,包括政治經濟上的優勢地位,還有文化上的壟斷式的強勢地位,講筆桿子,誰能和江南才子比?

萬曆年間,朝廷在江南收稅,固然有不少良莠不齊之輩擾民,但江南士紳的反抗手段也過於激烈,罷市,毆打稅監,甚至是全城暴動,打死稅監,這其中固然是有一些被逼不過的普通市民,但一定是有江南士紳,也就是東林黨和復社的力量在其中推波助瀾,否則的話,豈有人振臂一呼,就有數萬人景從的道理?

就因萬曆收稅,被文人用筆桿子寫的聲名極臭,商稅還是照樣收不上來。等滿清入關得了江南,以純粹的暴力壓服江南,在各地進行屠殺,被殺的東林黨人和江南士紳超過萬人,在朝中,則是利用南北之爭,也就是重用天啟年間被打擊的北方士大夫,所謂的“閹黨”餘孽來打壓東林,著名的大學士陳名夏被殺事件,就是南北之爭的□□,也是南黨落敗的明顯標誌。經過幾次有計劃的屠戮之後,滿清在江南的統治穩固下來,而商稅是不是很高,但幾個稅關,包括鹽業收入,都是明朝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了。

至於清初強力壓制南黨,導致清朝的南北之爭從清初一直到清末,這就是後話了。

張守仁穿越在山東,從經濟繁榮發達,土地肥沃等角度來說,山東在當時不是好地方,差江南湖廣很遠。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天大的幸事。

他在山東能做的事,能發展的起來,如果換做在士紳權力極大,號召力極大的江南,他根本就不可能冒出頭來!

第四百三十三章 毒蛇(1)

東林黨和復社、幾社等江南文社對地方的控制極為嚴密,根本就不可能出現能挑戰文官體制的大軍閥出來。

對大明已經有的軍頭,東林和復社也是以拉攏和控制為主。左良玉就是東林黨武力的外延,他的名頭再臭,再殺害良民和搶掠焚燒城市,只要他忠於東林,則東林黨就會保他到底。

而在山東,總兵官劉澤清,則是復社的武力班底!

這些書生,看似光風霽月,做事正大光明,憂國憂民,其實一直在佈局,在利用,拉攏,用種種手段,壯大自己的實力。

可能東林書院在創立之時,確實如自己標榜的那樣,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但時至如今,人材交替,創立者的苦心已經被後人放棄,倒是那些內鬥和起鬨,還有黨同伐異的本事,倒是變本加厲的流傳了下來。

文有筆,武有刀,這個集團的恐怖能量是皇帝也沒有辦法對抗的,皇權都不成,代表皇權的太監也不成,更加不要提普通的文臣或是武將了。

以張守仁的一些記憶,加上一直以來下的情報上的功夫所加深的瞭解,所看到的東林實力也不過就是冰山一角,在明朝,東林復社就是一個繞不開的龐然大物,無論在哪裡,都是有它的觸角存在。

就以今晚而論,薛國觀是溫體仁的一脈相承,而溫體仁在任上時就是和東林的周延儒斗的不亦樂乎,雖然和太監素無往來,卻是被東林黨汙衊為閹黨,反正閹黨這個大帽子十分好用,只要是敵人,戴上去就正合適。

薛國觀和內廷交往也並不深,而且東林黨現在在朝勢弱,所以吳昌時這個東林外圍,復社□□,今日也是在這宴席之中,並且擺出一副十分親熱的臉孔來,對薛國觀十分尊敬,對張守仁則是傾心結納的模樣,光是看他的風度模樣,倒還真的是才子加君子,談吐溫和,儒雅大方,令人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感覺。

但張守仁心裡卻是清楚,這是條毒蛇。

因為張溥的關係,他對吳昌時這個小人物也所有了解。歷史上張溥是死於此人之後,因為爭奪復社首領的位置,吳昌時將張溥給毒殺了。

此事震驚朝野,實在是使復社大為丟臉的一件事。而因為吳昌時在復社的深厚人脈,這個案子又太過駭人聽聞,崇禎決定親自主持廷審!

這件事,在大明歷史上也是聞所未聞,不僅是皇帝親審,還在審問之前,就由皇帝下令,先把這廝的兩腿打折了再說。

當時有高官說,廷審問案再用刑,是前所未聞之事,而崇禎也是十分鬱悶的答道,吳昌時此人,也是前所未有之人。

廷審問過之後,吳昌時認罪,然後被斬,這是崇禎十六年的事了。

這樣一個人,偽裝極佳,大奸似忠,就是一條十分危險的毒蛇,看著他,張守仁也是有不寒而粟之感!

“來之兄,久仰之至!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