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部分(3 / 4)

那邊,本將設有講武堂,培養將校所用,這些孩子我會帶回浮山,使其入校學習,栽培他們成材,使其先人能瞑目於九泉。”

黃澍悚然動容,感覺十分敬服,話到唇邊,卻是吶吶而不能語。

這些孩子聽見了,自是一片泣聲。

“給他們上熱湯吃食,不要太多,餓的久了,吃的太好太飽,會出事。”

張守仁的安排,其實比收這些男童為義子要高明的多。收下義子,看似血脈相連,其實這些少年長大之後,其心各異,雖然忠誠度確實高一些,但麻煩也不少。

恃身份而盛氣凌人者,怎麼辦?

違法亂紀者怎麼辦?處罰了,人說張守仁不仁,當時人心便是如此,不管,便是亂他法度,禍亂內部人心。

朱元璋收義子,就是派到各地為監軍,而浮山的軍法處與軍政系統十分成熟,從督促士兵寫信回家,寄銀子回家,到生活大小細節,無一不管,戰場鼓動,也是有專門的宣傳人員,十分得力。將領調動部曲,需要從排到哨,再到隊一級的軍法鎮撫官同意,逐級上報,沒有張守仁的同意和各級鎮撫的副署,一營參將,直接能指揮的也就是自己親兵。

這樣的系統之下,又何必收一群可能出亂子的義子當監軍呢?

黃澍當然還不能理解這麼深的層次,他只能語無倫次的讚頌著張守仁的高風亮節,老實說黃澍自己都是吃驚,這個年頭的大明武將已經被文官從根子上給毀了,宋時的武將還讀書,以節操自詡,忠君愛國並不是笑話,否則憑岳飛的實力,幾面金牌憑什麼能召回他,又怎麼能將他與自己的兒子和大將殺於風波亭?

這種事在明末是絕無可能發生了,明末武將貪汙軍餉,損公肥私,養家丁,順風則戰,否則棄友軍逃走根本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平時驕縱不法,縱兵燒殺搶掠本國的百姓毫無心理上的顧忌,賊來如梳,而兵過如篦,這是當時人的話,並沒有誇張。武將普遍不識文字,不知忠義為何事,固然是皇帝自己帶頭壞法,但武將跋扈不法,則是從萬曆末年就開始的事了。

張守仁的這種表現,在武將中實在太罕有了,簡直就是鶴立雞群,特異之處,有讓黃澍無可誇讚之感。

第三撥客人很快趕來,免了黃澍的嘴皮子之苦,令得他如釋重負。

這一撥是陳永福帶著自己的親信大將十餘人,全部穿武官袍服,著高靴騎馬前來。大約是知道張守仁的部下多半是鱗片鐵甲,輔兵都有長短棉罩甲可穿,銃手是穿鎖甲或半截罩甲,等於胸甲,而騎兵的鐵甲更是光輝奪目,所有的武官都是更高檔的山文,感覺上是無比精良。昨天在營中參觀了一圈之後,陳永福等人很明智的解除了自己的戰甲,今天全部穿著武官袍服過來了。

“陳軍門,感君厚情,十分欣慰。不過我們武人不必說那些假惺惺的客套話了,以後若有機會與君一起並肩做戰,登萊鎮必有所報。”

張守仁對陳永福的拉攏也是十分明顯,當著黃澍的面也不避諱。

不過也沒有什麼避諱的,當時的大軍鎮配合做戰是常有的事,陳永福也是十分高興的答應下來。

同時他也在自己身邊拉過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穿著的是五品武官袍服,身上的腰帶束的緊緊的,人顯的很乾練機敏,腰牌位置掛的恰到好處,種種細節顯示出良好的教養,陳永福指著青年,笑道:“徵虜,這是陳守備,也是末將不成材的犬子。”

第五百三十六章 如夢

“原來是陳少將軍,失禮了。”

陳永福的這個兒子叫陳德,張守仁在後世一些文學作品中看過幾次,印象還有一些。陳福算是虎父無犬子,從眼前的表現來看,對答機敏聰明,落落大方,是一個聰明的年輕人的樣子。而二十來歲做到守備,雖然是世襲恩蔭的成份在裡頭,也是說明陳德是一個會來事,能做事的青年俊彥。

“末將見過徵虜!”

陳德果然是十分大方的樣子,問安之後,便是和幾個負責接待的浮山將領一起,一邊詢問著,一邊四處觀看。

當他看到車炮營的裝備時,明顯是楞了一下。

“這孩子真是沒見過世面……”

遠遠看到陳德的模樣,陳永福還是覺著有點丟人,看到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就是這樣的表現顯露出來?

不過當他自己走近時,也是一徵,隨行出來的穿著三品四品武官服飾的開封城的將領們,個個都是徵住了。

車炮營擁有三百餘輛大車,除了拉一部份糧食和自己的輜重之外,多半就是人炮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