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部分(3 / 4)

……”

把陳子龍痛批一番後,徐知縣心滿意足的又把來信和覆信叫人抄錄了十幾份,然後派專人快馬輕騎,送到江南。

“哼,陳子龍還以為自己是復社大才子呢,他在膠東和張守仁攪在一起,江南士子早就對他不滿了,這一次我好好碰一碰他,加上碰張守仁,厲禁開礦,幾件事加在一起,張天如一定會欣賞我的,有他遊說吹噓,三年考滿弄個卓異,升個同知,怕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吧……”

張守仁在膠萊一帶的行事,經過有心人的歪曲和轉傳失真的發酵,在江南士林,他的名聲已經是極壞了。

張溥因為劉澤清的事對他十分不滿,而吳偉業在上個月上奏皇帝,洋洋灑灑說了好多條奏議,其中有一條便是嚴行軍法,防止武將跋扈不法,幾乎就是言明是針對張守仁了。

登萊地方,表面上的反抗是沒有,背地裡的議論和對外的書信,對張守仁表達不滿的言詞也是很多。

一個武夫,控制地方,自己設幕府參議,自己設軍堡屯田,財權軍權政權俱是在手,這本身就是很犯忌的事,而更加犯忌的,便是張守仁還沒有依附在哪一個強大的文官集團之下!

薛國觀不行,他沒有黨派,劉景曜也不行,他是北方士大夫,在崇禎早年,北方士大夫被東林黨擊跨,一直到順治年間才恢復過來,現在想倚為靠山,當然靠不住。

文貴武賤的格局已經被打破,但很多讀書人還陷在舊日的迷夢裡頭,出不來。

“嗯,這徐震此事做的不錯。”

無錫城外的一處莊園中,山明水秀,春光秀色十分怡人。這是處典型的南方士大夫遊玩休憩的園林,不似北方那種磅礴大氣,而是九轉曲折,蜿蜒迂迴,哪怕是悠閒遊玩的地界,也是透著一股子精明打算的味道在裡頭。

水岸之側,五六個文士倚亭而坐,每人手中一支釣竿,垂釣之餘,吃楊桃,青梅,佐以美酒,身上袍袖俱是闊大絲綢,風吹過來便鼓動起來,瀟瀟灑灑,都是婉如神仙中人。

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南(1)

“舉人大挑出身的知縣,近來出了兩個得力的。”

一箇中年文士一甩釣竿,見是拽空,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往釣鉤上續了一份釣鉺,往水中一拋,繼續道:“谷城的阮之鈿,萊蕪的徐震,皆我東林一脈,雖不是兩榜出身,到底是正途斯文一脈,行事有章法,胸中有正氣,當為這兩位仁兄浮一白。”

“天如兄說的是,當飲一爵。”

“來,同飲!”

幾人相視一笑,俱是持爵而盡。

在座者,復社首領張溥,蟄伏無錫的東林領袖人物錢謙益,揚州東林首領鄭元勳,以及自南京趕來的周鍾。

這幾人,論活躍是張溥與鄭元勳,論文名是錢謙益,論威信是周鍾,江南東林,當然還有更多的潛伏在水面以下的大佬人物,比如劉宗周和黃宗羲是一脈,赫赫有名的四公子是自成一派,龔鼎孳陳名夏等少年得志者是一派,姜應元高弘圖史可法等身居高位者又是一派。論理學是劉宗周和黃道周等,論文才是吳偉業和陳貞慧吳應箕等,論家世是顧杲等傳承數百年的江南世家等等。

東林和復社每年的春季或是夏初時,在蘇州虎丘會舉行大會,每一次都會引起整個江南乃至湖廣一帶的轟動!

這些人,在後世都是璀璨之極的明星級的人物,比如黃宗羲和顧炎武在思想和史學成就上,比如吳偉業在長詩的成就上,比如冒襄和董小苑,錢謙益和柳如是等人的愛情悲喜劇……這些都是膾炙人口,幾乎是婦孺皆知。

而在此時,沒有影視明星,這些東林和復社的著名文人就儼然如明星一般,平時在鄉里就極有號召力,而一旦大批的名士出現在虎丘時,整個江南一帶都有如地震般的轟動起來。

今年的虎丘大會,自是如常召開。

每年的會議,都是各方勢力插手江南的好時機,今年自也是不例外。

淡淡說了幾句,兩個出挑的舉人知縣不過是開場白,面對眾人,張溥道:“周老師有書信來,說是練餉之事,六月至七月間準行。如此,薛韓城非失聖眷不可。皇上的心事,向來是變的很快。”

“薛國觀的勸捐輸一事,原本該要他的性命,現在有張徵虜為他的助力,勉強算是有一點成就,可以從容回鄉,待機復起了。”

“此人一走,接任首輔者不過是過度,皇上心裡都不會滿意。楊文弱在皇上心裡只專精於軍務,首輔的位子不會叫他接。”

“所以玉繩的機會來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