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百斤和一千多斤的九斤炮都能用馬拉著快速行走,不象明朝的大炮裝在炮車裡,而且只能套雙馬,要用人力推拉,一天行進的距離十分有限。
在炮隊之後,一百多輛大車的車隊也快準備好了。不論是輕車還是正經的偏廂車,都是在車身一側裝著板,不同的就是偏廂車是正經的戰車,車上有架設好的十五斤重的大銃,威力極大,打的很遠,一輛車上裝兩支,開著兩個射擊孔,可以在二百步外打擊目標,傷害力仍然不低。
工兵隊已經奉命先出發了,連誓師大會也沒有參加。在張守仁傳達第一次軍令之後,又加派了第二個傳令,下令工兵營先往膠州方向出發,今天天黑之前,行軍距離是標準華里六十里,沿途的道路和河流,橋樑,出現意外情形時,要由工兵先行搶修,在明早大部隊趕上之前,工兵隊又會先行出發,替後續的大部隊解決一切可能出現的麻煩。
這些工兵都是專業訓練,在體能和工具上儘可能的完美,最少在眼前的大明,是絕找不到有這麼專業的工兵部隊。
輔兵大隊有一千餘人,他們正把戰兵們的鎧甲裝上車隊的大車和自己輔兵隊配給的大車上裝,和車隊的戰車相比,專門的拉輜重的大車在設計上更能承重,拉的貨物更多,而且儘可能的減輕車身重量,這樣的大車足有近三百輛,每輛標準是拉動兩千斤的東西,事實上拉的更多,每車都可裝載近三千斤而不影響速度,大明的騾車在好道上也能拉一兩千斤,不過十分笨重,壓牲口,拉的時間不能太長,而且速度很慢。
浮山的車隊看似並沒有革命性的多拉重量,但速度提高很多,穩定性也高的多。
三分之一強的車輛用來拉鎧甲和火藥等軍需物資,三分之二不到的車輛用來運輸糧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