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3 / 4)

色道:“多謝張將軍出兵了。”

“大人失言了,”張守仁笑一笑,答道:“本將為大明的武將,替大明抵禦外敵,何謝之有呢?”

他回過身來,對著身後的諸多將士,一張張熟悉的臉孔也是在用熱切的眼神回望著他,張守仁提了提氣,想說些什麼,但一時之間,喉嚨象堵住了似的,無數話語從腦海中掠過,但在這最關鍵的時刻,他居然失聲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1)

第二百九十六章誓師

在張守仁失聲的時候,浮山將士們也是靜靜的看著自己的主帥,很多輔兵都是情不自禁的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從遠處也是望著張守仁所在的方向,都是想聽聽大人說些什麼。

“謹以至誠,詔告山川神靈……”

在張守仁發呆和徵住了的時候,一段文字緩慢而有力的進入了他的腦海當中。在此時此刻,確實是沒有比這一段文字更提氣,更合適了。

一般的民族危亡之時,一般的是百姓面臨屠殺而軍人要誓死報國。

雖然相隔數百年,民族的苦難卻是驚人的相似。

這一塊肥沃富饒的土地,從古至今,也是有太多的人在覬覦,在窺探,甚至是揮舞著屠刀,進行著實際的行動。

有幾次,異族們佔領了這塊土地的半壁山河,奴役了一半的華夏子民。

有兩次,異族們完全成功了,當然,這不是本位面的歷史。在本位面,張守仁決心把這兩次的成功記錄更改為一次。

“我今率堂堂之師,衛我祖宗辛苦經營,遺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順,鬼伏神飲,決心至堅,誓死不渝!

漢賊不兩立,古有明訓。華夏須嚴辯,春秋存義。生為軍人,死為軍魂,後人視今,亦尤今人視昔矣。

吾何惴焉!

今虜來犯,奉命往擊。

力盡,以身殉之。

然吾信蒼蒼諸天,必佑吾誠,吾人之血戰之時,必有神佑,勝利即在吾手中!

此誓!”

這一段誓詞,半文半白,然而慷慨激昂,充滿著武人求戰渴戰的**和視死如歸的血勇之氣。在這段誓詞念至一半的時候,眼前的將士們已經全部一句跟著一句的一起念起來,而到最後幾句時,連孫承宗和李僉事等人也是跟隨著一起念起來。

所有人都是熱淚盈眶,很多登萊人見識過亂兵的野蠻,有一些登萊的將士還曾經見過識東虜的野蠻和殘忍。

而孫承宗等人,更是深明東虜就是現在華夏的生死大敵。

很多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深沉之感,沉甸甸的壓在心頭。祖宗,華夏,國家,民族,這些很多前一陣才學到的東西,瞭解到的東西,就是這麼沉重的壓在了心頭,成為一種真實的影像,難以抹掉的印記。

何為華?何為夏?

服飾華採之美為華,疆域廣大則為夏。連在一起,是一個美好的詞,一個叫人無限歡喜的詞彙。在這片土地上,千年之下,生活著服飾漂亮華美,禮儀講究,恭謹溫厚,善良仁德的一個民族。

頭頂髻發,身著華服,禮儀講究,言辭優美。而胸襟博大,精明聰慧,又能吃苦耐勞。在明末這個時候,南洋貿易,對日貿易都是蓬勃發展,南方民間,無比富裕。就算是有不少毛病,但如果有一個清廉穩定能維護百姓的王朝,繼續開拓進取,未來的太平洋,必定就是華夏人的天下。

而張守仁的努力不成功的話,一切就歸於野蠻,殺戮,保守,退縮,完全的奴役導致人們資訊閉塞,思想愚昧化,最終智識之士要麼成為奴才,要麼埋首故紙堆,明清以降,在學術和思想上的封閉還超過對外貿易或是武器的退步……思想上的退步才是最可怕的,甚至在張守仁生活的時代,很多來自滿清時期的野蠻落後不文明的遺留仍然存在,並且深切影響著人們的行為舉止。

第二百九十六章 誓師(2)

漢人的自信和博雅,被殘害到王朝滅亡百年後仍然未恢復,這種危害,不是亡國,就是亡天下。

亡天下!

“此誓……”

張守仁唸完誓詞之後,所有的將士們也是脫口而出,最後這兩個字,所有人都是用盡全身力氣在喊,在叫,在吼,很多人的嗓門都叫啞了,但仍然是拼命的吼叫著,吶喊著。

良久之後,猶如怒海奔濤,終於也是漸漸平靜下來。

張守仁看向四周,幾個步兵隊離的最近,馬隊在最西側,然後是炮隊,經過改良的轅車能套四馬或八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