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部分(2 / 4)

,軍籍不是可以隨意變動的,當然如果真的下定決心的話,舉族搬遷不是完全不可能,現在的遼西將門世家中,有不少就是從宣大或是綏遠甘肅遷居過去的。

只是這樣的動向,無疑就說明一點,最少在將門眼中,登萊一帶已經是欣欣向榮之地,就象是幾十年前的遼東一樣。

第六百九十三章 調兵

吳應箕想到此點,心中激盪難免,正所謂瞭解越深,心中越是震驚。

張溥已經看到不少,奮而離去,而他遊歷到登州時,特別是經過招遠礦時,看到數以萬計的礦徒在礦脈中開採黃金時,那種震驚的感覺是無與倫比!

大明在早年是隻有官礦,禁開私礦,後來放開私礦經營,但也有不少的限制,與宋時相比,明朝的礦業是肯定落後很多了。

宋代的鑄銅和鑄錢數量都遠遠超過明朝,在明中期時,民間使用的銅錢尚有不少是前朝之物,當然是以宋元為多,特別是宋錢為多,明朝的鑄錢量之少令人失望,而鐵礦銅礦及金銀礦的開採俱是不盡如人意。

到明末時,因為日本和歐洲金銀對比較中國為高,所以大量黃金被各國套走,國內儲金更是不足。就算是這樣,開採量仍然嚴重不足,主要是官礦無人理會,私礦被地方官員和豪紳世家層層剝削,礦工大量逃亡,導致民間各礦的採量都有不足。

這樣一來,光是吳應箕看到的招遠礦一個礦,所產出的利潤就十足可觀,光是看到這一點,吳應箕就知道,表面上浮山只是一個興盛的軍鎮,而藏在水下的東西實在是太深,整個浮山,猶如一隻龐然巨獸般,潛藏水底,蘊藏的力量,委實太令人心驚膽寒!

“次尾,你要換一個角度,再走走,再多看看。”

對吳應箕,尤世威笑的十分和藹,畢竟這吳某人還代表著江南文脈中關心時事的一群,若是那些追歡買笑的公子哥兒,他可沒功夫來答理。

“也成,鎮臺既然這麼說,學生便再耽擱一陣子便是……”

“老夫左右要交代了,閒著沒事,陪次尾一起多轉轉。”

“如此,真是求之不得。”

兩人相視而笑,正高興之際,城中傳來一陣陣金鼓之聲。

肅殺,整齊,充滿著威武和陽剛之氣。

“鎮臺,這是?”

“哦,這是召集部隊,預備出發的傳令鼓聲。”尤世威臉上的神色也變的十分鄭重起來。他緩緩道:“老夫在登州近兩年,還是頭一次聽聞這般的鼓聲呢。”

隨著一陣陣激昂而密集的鼓聲,整整半個時辰之後,在城門附近和府前街以及軍營聚集的人們自動讓開了道路。

大量的戰兵自軍營中排著整齊的佇列,蜂擁而出,高高的旗幟在各排的隊首迎風飄揚著,將士們將長槍和火銃,鐵戟等武器舉過肩膀,打造精良的兵器顯示著冰冷的不容質疑的鋼鐵的力量,令人不自禁的又往後退了幾步。

在見多識廣的吳應箕看來,這些軍人的精氣神是他在遊歷全國各地後都首屈一指的精強,每個人眼中都有神采,這是讀書識字開啟智慧之門之後才會有的光采,每個人都是那麼的高大和健壯,他知道這是浮山挑兵嚴格,要有一定的身高和體力才能入伍,在入伍後要經歷長時間的嚴格的甚至是殘酷的體能增強訓練……眼前的兵最少已經入伍一年,在他們入伍前就是體力合格的漢子,經過一年的高強度訓練以及營養補充,光是看他們說笑時的一嘴白牙就知道了……這個年頭,因為長期食用粗糙的主食,每個貧民的牙齒都是被磨損的非常厲害,超過三十的貧民都是一嘴的黃牙爛牙,只有小康以上的家庭能食用精米精面為主食,並且知道保護牙齒。

光是這一點,浮山軍已經秒殺任何一支大明軍隊了。

“三十人為一排,三排一縱隊……”

浮山軍隊是以伍、什、排、哨、隊、營為六級建制,在經過兩年多的摸索之後,這個建制經過少許微調後基本上固定下來了。

每個哨就是一個做戰單位,由兩個長槍排和半個刀牌手和半個鐵戟手組成冷兵器部隊,還有一個排的火銃手進行遠端火力打擊。

就是說一個四百五十人左右的隊擁有一百二十人左右的火銃手,另外根據湖廣戰場的經驗,每個哨還會編給四門佛郎機銃,虎蹲炮威力不大,仍然集中在車炮營使用,每個隊會有一個炮組,由十餘門佛郎機或是紅夷炮組成,具體的訊息還是軍事機密,哨以下的浮山軍官都不知道實情,更不必提吳應箕這樣的遊歷者了。

此時呈現在眾人眼前的當然不可能是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