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部分(2 / 4)

個五品的主事,位卑而權重,在兵部算是最重要的一個主事了。

楊嗣昌在京的時候,張廷麟就是風頭很勁的一個人物,很多謀劃,都出自此人之手。論說起來,能在楊嗣昌手下幹到兵部職方,張廷麟也不是全無能力的廢物,最少在大明的年輕京官之中,算是出類拔萃的一個人物了。

結果在張守仁第一次入京前後,張廷麟在浮山這邊吃了幾次大虧,臉面摔在地上跌了個粉碎……再後來張守仁離京,從一個小小遊擊一路到太保伯爵大將軍,兩邊地位相差越來越大,張廷麟雖是鬱憤難消,卻也只得將報復的心暫且按了下來。

此番洪承疇為督師,遼東巡撫邱民仰等文官也都出現在戰場之上,張廷麟則為陳新甲的代表,於遼東前線和京師之間,來回奔波。

兩年功夫下來,他似乎于軍務贊畫更加了然,此次解說遼東局面,在朝房中等待朝會的官員們都是圍攏在張廷麟的身邊,聽著他的解讀。

“洪督師銳氣全無,老師靡餉,學生此番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圍觀的人越多,張廷麟精神便是越足,目視眾人,大聲道:“現大軍已經雲集寧遠,距塔山百里,距杏山百十五里,距松山百三十里,若騎兵突騎,大半日就能到!這麼一點距離,洪督已經在此數月,不曾派一兵一卒向前,試問,何成道理!”

“若不是怕虜在此埋伏?”

“屁的埋伏!”張廷麟眉飛色舞的道:“三城全空,至乳峰山一帶只有少量虜騎,東虜大隊皆在錦州城下,布數十里長圍,現在哪有兵力放在松山到塔山之間,若是這樣,也就談不上錦州之圍了!”

在場的人,對遼東地圖還算有點研究,各人也是點頭承認此點……確實,以清軍的兵力,現在是辦不到將松山到塔山各城全佔領的實力,若是如此的話,洪承疇要援助錦州就得一路打過去……但事實肯定不是如此。

“總之就是膽小畏怯!”張廷麟唾沫橫飛道:“學生已經決定上疏,請皇上並本兵嚴令洪督,開春之後,立刻就得進兵!”

“開春時虜騎馬匹較瘦,確為用兵良機啊。”

“最少也要推到松山一線,松山距錦州十五里,相隔乳峰山與女兒河而已,城中軍民知援兵到,士氣必振。”

“十餘萬兵全是九邊精銳,自萬曆年之後未有這般大軍雲集景像,這一仗,非打好不可。”

“東虜已經畏怯了,九邊精銳一至,錦州之圍必解!”

議論的全是自詡知兵的朝官,那些年紀大的老成一些的就只站著聽熱鬧就完,品流在上的更是不便吱聲,只是聽到這些“知兵”的青年官員們說的話出來,老成者不免在唇間露出一抹苦笑來……無論如何,這些話聽著都象是夜行人拼了命的吆喝,無非也就是給自己壯膽罷了。

“來之兄,來之兄。”

張廷麟在人群中看到了兵科給事中吳昌時,因擠過人群,先互相拱手致意問好,吳昌時是遠道趕過來的,外面天不好,他這樣的小官只能一路走過來,被凍的夠嗆,好在朝房裡頭暖和,一股熱氣迎面而來,好過很多。

他和張廷麟也是老熟人了,張廷麟也不同吳昌時客氣,劈頭便問道:“弟打算獨自上疏,請朝廷督促洪督師來春進兵,來之兄有什麼看法沒有?”

兵科給事中是監督兵部行為的官員,對任何與兵部有關的事情都能發表看法,張廷麟也是怕朝官中有人給自己和陳新甲唱反調,所以乾脆在大庭廣眾之間,當面詢問。

“直接進兵,可有把握麼?”

吳昌時臉色又青又白,旁人知道他是被熱氣燻著,所以也不奇怪,一時間所有人都將目光投注過來,吳昌時搓了搓手臉,先不回答,而是反問。

“行軍做戰,誰能雲必勝?”張廷麟傲然答道:“不過若不進兵,頓兵不敢戰,恐怕就是必敗之局了吧?”

“對了!”張廷麟盯著吳昌時,正色道:“貴復社的社首張天如是不是痰迷了心?連上十餘疏,請朝廷調回寧錦大兵,會合湖廣大兵一起去剿山東鎮兵?這不是失心瘋了麼?”

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念

張廷麟的話也是引起一陣竊笑聲。

周延儒和復社的人在濟南受辱之事已經成了舉國皆聞的醜聞,大明自開國至今,尚未有文官首輔如此窘迫之事。

但這事兒,也提不到檯面上來說。

用張守仁的復奏來說,周家車隊二百餘車,上有貨物奇珍無數,稅關的人誤會也是事屬必然了……您老北京去上任,還是一路刮地皮來的?

稅關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