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3 / 4)

小說:初學盜墓 作者:沸點123

一時榮之。後來,鴉片戰爭中,就有捐翎之例:花翎每枝實銀一萬兩,藍翎五千兩;而且參照捐官之項進行折扣。這樣實捐銀較少,捐翎者遂多。咸豐九年又改為實銀。不準折扣:花翎每枝七千兩,藍翎四千兩。到了後來,每枝花翎僅用二百元就可以捐到。這是清代花翎之制的窮途末路了。瞭解以上花翎盛衰史,對於我們今天的收藏愛好者是十分有益的。”

楊大京乍聽還不以為然,然忽而突然想到了什麼,愣在了當場.嘴角掛著的煙直接掉了下來,猜疑道:“也就是花錢賣官?”

“是這樣,有什麼好驚訝的?”見得楊大京一副見了鬼的模樣,羅圓圓不由得愕然詫異道:“在花翎當紅的清代全盛時期,連綴翎子與冠帽的翎管價值也就不菲。翎管的式樣如旱菸管粗細,長二寸許,圓柱形,主端有鼻,愈下愈中空,至下埠,中空大如菸嘴。翎子就由此插入。戴上冠帽後,翎子就垂在腦背後。

除了低階官員翎管只准用紅玉外,文武大員所戴花翎的翎管都是用各類寶玉、象牙或者玻璃燒製成的,而以翡翠翎管最為時髦盛行,當時價值最貴,如今收藏價值最高。榮祿所戴花翎的翡翠翎管表裡瑩澈,從外面看,翎毛纖發畢睹,是一種叫做玻璃翠的玉管,當時價值一萬三千金。一般勳官高位大員的翡翠翎管也多價值七八千銀子。當時一些清水衙門的京官頭上花翎兒,有的也就值二三兩銀子。

翎管既然是榮譽、地位和財富的象徵,鑽營者自然也就會在這小小的撈什子上下功夫。清代官場上送重禮,盛行一種一套扳翎的禮品。即在一個禮品盒內,裝有一隻翡翠扳指和一隻翡翠翎管。光緒末年,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中尚記述,當時北京玻璃廠紅貨之內以翡翠石為最尊,一扳指、翎管有價至萬金者。扳指又寫作班指,是套在拇指上,射箭拉弓扣弦用的,也是清代上層社會時髦裝飾品之一。上萬兩銀子的禮物,就這樣裝在小小一隻禮品盒內,送上去,人情到了,官差職務也就穩妥到手。”

………【第66章 殭屍官服】………

“羅老師,還有這麼一說?”物已歸己的楊大京,很是認真聽取著羅圓圓對這清代官服的點點介紹,以便後用。或許,得意和傲慢是他的本性。我很瞭解楊大京為何如此在羅圓圓面前,向來也掩飾得極佳。以他的個性,不可能以某種方式去得罪於人。顯然,他常年的掩飾在所有人心中收到了功效。

“嗯,”羅圓圓嘴角閃過了一絲玩味般的笑容,讓她不經意間露出了些許深沉:“翡翠翎管作為現代收藏品,在歷次大型拍賣會中均表現不俗。花翎是清代官員的冠飾,用孔雀翎毛飾於冠帽後,以翎眼多者為貴。翎管,就是用來插孔雀翎子並使之與冠帽連線的附屬飾件。要了解翎管的價值,就有必要先了解清代的花翎制度。

清朝最看重花翎,就如古代的“珥貂”一樣,應隨官職高低而佩戴戴翎。宗室中,以貝子戴三眼花翎,最為尊貴;鎮國公戴雙眼花翎,為稍次,鎮國將軍等戴單眼花翎,而親王、郡王雖然爵位比以上更為尊崇,非蒙皇上特賜不能戴花翎,而且已經賜有花翎者,遇到朝冠晉見時仍不能戴用。凡是由皇子分封的親王、郡王都不賜戴花翎,這是因為戴花翎是臣僚之冠,而親王、郡王、皇子等乃宗室貴位,戴翎子由有紆尊之嫌。

清代有品位的官員之例有花翎者,內廷王、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直省將軍、內大臣等以及領侍衛府官、滿員五品以上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只能戴褐羽藍翎,也就是俗稱野雞翎子。清代的親王、郡王中賞戴花翎的,僅見於乾隆朝。當時順承勤郡王名叫泰斐英阿,因為當了前鋒統領,便向皇祖乾隆乞賜花翎。乾隆說,花翎是貝子之制,諸王戴了就會失制。軍機大臣傅恆就代為說情:郡王年幼,想戴花翎玩兒,以為美觀。乾隆這才答應了,同時賜給另一位皇孫三眼花翎,說:都是孫輩,以為美觀可也。可知當時諸王想皇上賜戴花翎,並非為了追趕時髦。

清代勳臣中,功勳卓著或恩寵有加者,僅僅能夠得到皇上賞賜的雙眼花翎。比如賢相傅恆、權相和坤、福康安等,都只得到雙眼花翎,而且,清代定製,外任文職官員無賞花翎者。只是到乾隆朝,有一位叫方承觀的直隸知府,受到皇上特別眷愛,古北口大閱兵時,就特乞皇上賞戴花翎,乾隆笑道;像你這這樣矮小侏儒樣子,都愛戴花翎呀?就賞賜給了他。此後,外任各省總督、巡撫等大員,也就屢有蒙恩賜花翎的了。”

李洪見楊大京真是有些痴迷這套清朝四品官服,恨不得立即出大漠回北京把它賣了的模樣。嘴角一陣抽搐,眼眸中有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