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沛。
還有就是身體沒什麼毛病,當然這也並不是指的相聲這一行,各行各業都是如此,老話說得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不說別人,方文岐年紀大了氣力弱了,牙也缺了,這還怎麼上臺演出?
當然相聲演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身上要有一股說相聲的勁兒,老先生經常說,想要知道能不能說相聲,瞧一瞧他身上有沒有勁兒就知道了。
這勁兒就是說相聲的勁兒,每個人對幽默的理解是不同的,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相聲特有的幽默的,得要有這股子勁兒。
外行人比較難看出,像何向東這種從小學相聲,又在民間摸爬滾打十幾年了,對相聲的理解早就登臺入室了的人物,他聽陳軍說了幾句話,就看出來這孩子身上有這股勁兒,只要肯好好學,以後一定不賴。
“好了,孩子在我這兒你們就放心吧。”何向東微笑著,陳軍身上有條件,而且也知道心疼父母,人性也壞不到哪兒去,是個好孩子。
陳母也趕緊說道:“好的,何師傅,我們先把孩子帶回去吧,明天我們就要回老家了,明天我再把孩子給您送來吧。”
陳父也趕緊點頭,看著陳軍眼神中明顯流露出不捨的神情,把一個十來歲的孩子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學藝,無論是哪個父母都會不捨,都會擔心的。
也幸好何向東身上有一股子親和力,優秀的相聲藝人都得有親和力,前面一番話也把陳父陳母打消了他們不少顧慮,他們也才稍稍安心下來,不然指不定多少擔心呢。
何向東稍稍一尋思,便說道:“這樣吧,讓這孩子先呆在這裡,你們傍晚的時候再來帶他走吧,先讓他熟悉熟悉園子。”
陳父首先答道:“那……那好吧。”
陳母也只能點點頭,囑咐陳軍在這裡要聽話,要乖,然後又拜託何向東好好管教自己兒子,要是不聽話就揍他,孩子不管教不成器。
何向東也含笑答應下來了,陳父陳母這才在不捨中離去了。何向東摸摸陳軍的腦袋,說道:“走吧,我帶你去認識認識園子裡面的前輩。”
陳軍也很乖地走在何向東身邊,走著,他問:“那我以後要喊你師父了嗎?”
何向東笑笑:“先叫我先生吧,等你拜師了再叫師父吧。”
陳軍低頭道:“知道了,先生。”
正巧園子裡面其他人也都回來了,何向東把陳軍介紹給他們認識,幾位老先生都很驚訝,他們才出去遛個彎買個飯,何向東這兒就收個徒弟?
郭慶也是錯愕不已,何向東不過也是二十剛出頭,這就開始收徒弟了啊,瞧著孩子也小不了他幾歲。
張文海也在打趣,說是何向東這麼早就收徒弟了,這要是一直收下去都能組成一家加強連了,何向東也只是一笑。
老先生們對這孩子都挺喜歡的,畢竟相聲是要傳宗接待,現在相聲不景氣,學相聲的人越來越少,相聲演員改行的也越來越多,這可不是個好現象。現在看到這孩子主動來學藝,幾人老懷大慰啊。
蘇小婭倒是沒有太多表示,就問了怎麼安置這個孩子。何向東跟她說,這孩子會跟他一起住,園子裡面每天工作餐給他一份就好了,其他不用管。蘇小婭也點頭答應了,現在園子裡面的大小閒雜事都是歸她管。
認識了一圈,陳軍老老實實鞠了一圈的躬,何向東才對他說:“你先把劇場打掃一遍,地掃了,椅子擦一遍,然後到後臺來吃飯,我們先吃,就不等你了,你什麼時候打掃好了什麼時候來吃飯。”
“知道了,先生。”陳軍答應下來,拿了掃把和抹布就過去了,農村長大的孩子家務事都是打小就做的,沒什麼不習慣的。
帶孩子走後,張文海咧嘴笑道:“你看這孩子掃地啊?”
何向東笑笑,答道:“看他的態度。”
範文泉道:“得,那你去看吧,我們呀,就先吃午飯咯。”
何向東摸著鼻子一笑,也不著急,緩緩走著,劇場外面有一條的小過道,過道邊上有一個小窗戶,何向東就在從窗戶外面往裡面看。
只見陳軍拿著掃把很認真很仔細地在掃地,各個犄角偏僻處都打掃到了,沒有一處遺漏的,非常用心。掃完之後,又把抹布擰乾了,去擦椅子,也是一樣,每個拐角細微處都弄得特別乾淨仔細。
何向東看了好一會兒了,才點點頭,笑意盎然地去了後臺吃午飯。約莫半小時過後,午飯吃完,他又一次來到了劇場外面的小窗戶外面看。
陳軍還在打掃,畢竟是能坐三百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