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主要是技術降耗的一些經驗,是技術上的一些細節,另外也展開討論了不同容量機組,不同氣候、地域、機況、煤質下的降耗技巧。”
“哦?這麼大的題目?”穆志恆眉色一揚,“這不是該電科院做的研究麼?”
“嗨,談不上多大多全面,我們電廠不是降煤耗有些成果麼,拋磚引玉多談一談,在牛廠長和段總的指導下出的這份材料,我們很多要討論的細節,實際上在這個材料中都可以得到解答。”
說話的功夫,穆志恆已經翻了幾頁,覺得頗有意思,雖然毫無意義的討論持續了近半個小時。但此時好歹出現有用的東西了,想到這裡他才漸漸消了氣,語態也變得柔和起來:“怪不得這麼急,先分發了給大家看看吧,討論隨後繼續。”
就此,文天明和張逸夫把材料發到了每一位領導手上,張逸夫也坐在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正座兒上,衝老牛點了點頭。
牛大猛長舒了一口氣,擦了把汗,還好趕上了。不然邱凌能把電廠的人丟到姥姥家。
當人犯了第一個錯誤後。為了遮掩,就會開始不斷地犯錯誤,硬拉邱凌上陣,無疑是牛大猛犯的一個很愚蠢的錯誤。在他的智商、經驗條件下不該犯的錯誤。直接惹到了部長的錯誤。
而現在。終於有些撥雲見日的感覺了,牛大猛希望自己先前的抉擇是正確的。
隨後的十幾分鍾,盡是翻頁的聲音。全場沒有一絲言語。
這份材料首先講述了配煤的理論依據,分析了冀北用煤現狀,詳細比較各種方案後選取1:4的比例。然後還對其它規格型號的鍋爐、煤種的配煤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由淺入深,從冀北的例子開始向全國徐徐鋪開,有關節能的措施也不再僅僅是冀北電廠做過的這有限幾種。
一份不亞於十年後權威機構學術論文的報告,就這麼突然驚現在了領導們面前,不誇張的說,如果貫徹實施的話,這份報告讓基層節能經驗技巧進步了五年,這還無關裝置更新,僅就現有裝置而言。
在將來的改制後,各個發電集團自負盈虧,自然會在節能降耗上下大文章,而此時的材料中,有不少都是在那種情況下,多年總結而來的智慧結晶,這已經不僅僅是冀北電廠的經驗了,是濃縮了全國經驗的真知灼見。
這種東西,本應在更關鍵的時候,發揮更關鍵的作用。
但張逸夫如果現在不做點什麼,也許根本就看不到它發揮作用了。
每個人的表情都是如此的聚精會神,甚至是段有為,看著這份從未聽說過的材料都是驚歎連連,手不釋卷。
理性已經無法解釋這件事了,他總勸說張逸夫踏踏實實多積累經驗,怎麼這份報告中那深厚的,提煉出來的東西能如此之厚重?
在段有為心中,張逸夫已經成為了一座寶庫,誰知道他到底還藏了多少東西?
而牛大猛,雖然對技術鑽研的不深,但幹了這麼多年,總能懂個囫圇,再看著其他領導們的表情,他這才感到了一陣後怕。
張逸夫這個怪物,到了哪裡都可以發光的,不管是電廠還是供電局,不管是排程局還是資訊司……歐煒這種人,在他面前根本什麼都不是……
論眼睛毒,還是部長高明,還是華長青高明,還是趙文遠高明,第一眼就相中了張逸夫。而牛大猛雖然看準了,但判斷力還是差了一些,低估了一些,或許是距離太近,讓牛大猛已經麻木了,讓他已經對張逸夫的才華見怪不怪,只當他是個有血有肉懂得鑽營的年輕人。
牛大猛內心終於驚歎出來,自己竟然險些撿了芝麻丟西瓜!
另一邊,甚至歐煒本人,都開始心慌了。
他壓根不相信這是張逸夫寫的,不可能,偷了蘇聯的技術檔案還差不多。
而張逸夫本人則相信,自然有明白的領導能參透這份材料的價值,如果真的在全國普及實施的話,其經濟意義,是在坐一屋子人都無法比擬的,一千個一萬個歐煒都無法比擬的。
而這才只是的冰山一角。
如果人際關係是脆弱的,只有利益穩固的話,那麼就丟擲一顆足以碾壓一切蠅頭小利的炸彈吧,穆志恆不是正想要這個麼,免費送你,當是為國家做貢獻了。
在這樣的靜默中,又是十分鐘的時間過去,每個人都在理解著字裡行間的智慧,尤其是那些來調研的廠長,則皆是從材料中尋找到了自己電廠用得上的那部分,思索其可行性,就像是一群終於取到了真經的和尚。
終於,穆志恆沉沉放下了材料,儘量壓抑著激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