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技術,做好裝置,做好電網。不要再讓勤懇的小人物因這些不成熟,或者是某人失誤產生的事故背鍋。
路漫漫,張逸夫此時唯有放下這些沒有意義的感懷,用自己的眼睛與知識看破一切,找出事故的根源,並提出自己的想法,將此類問題杜絕。
不得不說,這一群人裡,有一位是遊離在外的,並不像張逸夫夏雪牛大猛那樣悲天憫人,也沒像其他幹部那麼理性對待,他只是皺著眉頭,雖是一路作陪,卻沒說任何話,也似乎沒聽任何話,只自己思考。
姚新宇作為豐州電廠的臨時一份子,確實有這個資本,畢竟摘不摘牌與他關係不大,時間一到,他立刻會抬腿走人。
張逸夫本來是有心與他談談的,看看這位清華電機系出來的研究生有沒有什麼高見,但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好打擾他。
苗德林繼續領著大家一路參觀,從視覺上看,豐州電廠搞不好昨天一晚都沒休息,廠房的每個邊角都是乾乾淨淨,衛生水平已經不亞於辦公樓,苗德林一定是操碎了心,只求在任何一個小地方,能撈回那麼一絲絲的希望。
作為這次事故調查組的組長,安監司的副司長南鋼自然不吃這一套,這位司長本身就是一張殭屍臉,眼皮都耷拉著,此時更沒有好臉,出事了就是出事了,怎麼搞都晚了,在他催促下,10點半左右,一行人終於踏入了事故現場,也就是1號線路出線開關所在的升壓站。
升壓站是將發電機發出的電,透過變壓器升高到電網的標準電壓,而後併入母線送至電網的地方,升壓的目的是為了減小電流,減小在輸電過程中的損失,而這次出問題的1號出線也就在這裡。
同所有電廠一樣,豐州電廠的升壓站是一個很空曠的地方,但同時也是一個很擁擠的地方。
之所以空曠,是因為佔地面積大,又處於室外,一個足球場的範圍內,在混凝土地面上沒有任何一座建築物,一眼便可望到天邊。
擁擠,是因為無數個鋼架在這裡井然有序排開,合縱連橫,若干根輸電線架在上空,讓人感覺到莫名其妙的壓力。
外加小房子一般大小的巨型變壓器四散排布,張逸夫總覺得,隨便走一步就可能要灰飛煙滅了。
所以還是讓領導們先走吧,好好排排雷。
其實張逸夫是多慮了,他只是因為被這類東西搞死過一次,產生了先天恐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作為升壓站來說,各種設計必定符合規範,該架高的地方架高,該做絕緣的地方做絕緣,在這裡撒尿,除非你有射天5米,且不斷不散的能耐,不然是尿不死的。
來到這裡,幾乎不用苗德林引路,所有人都第一時間都看到了事故點的慘狀,南鋼壓了壓頭頂的安全帽,帶頭走了過去。
這個地方確實好發現,因為一切裝置的佈局都是及其規律的,整潔的,唯有這個地方橫七豎八,黑糊糊的金屬塊與瓷片灑落滿地。
一行人來到出事的開關面前,都是眉頭微皺,唏噓不已。
由於現代電廠輸電統一採用三相交流電,因此這個開關並非是一個,而是一組三個,ABC三相併列豎著,同進退,同榮辱。
每個開關最底下都是一個金屬支架底託,上面是白色柱形油箱,個頭大概比張逸夫還要大一些,這個油箱不是立著的,而是倒著平放鋪設,開關觸點就在其中,可以想象每次操作的時候,裡面大概有兩個拳頭一樣的東西貼在一起,或者扯開。在每個油箱的首位兩端,都向著天空,微微向外側撇出個一米多長的黑色管子,中間包著電線,這跟管子名為瓷瓶,陶瓷的瓷,為的就是絕緣,上面有一圈圈類似螺旋狀的設計,想必也是為了更徹底地絕緣,否則日穿空氣做點什麼就不好了。(未完待續……)
121 現場勘查
總體而言,直觀上看,這開關的構造有點像是人在拍照片的時候,伸出兩根手指做出的“V”字手勢,兩邊是電路出線,中間底部的油箱裡藏著開關接觸點。
當然,這是三相交流電,所以實際上是有三個“V”,三個開關並列插在了底託上,這玩意兒看上去還算整潔,白漆刷的槓槓的,瓷片才經雨水的洗禮過後也是一塵不染,在陽光下盪漾出傲人的閃光。
等等,張逸夫看錯了,這是旁邊完好無損的2號出線開關。
轉過頭來,炸過的1號開關早就看不出半分“V”的構造,該炸的炸,該倒的倒,三個“V”早已支離破碎,白色的主體鋼製結構也被燻黑,沒有殘廢也毀容了。
苗德林無疑是此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