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的。”
“過去人們的船隻小,這才危險,然後形成了固定思維……實際上新開闢出新的市場,就會有創新溢價,好處是難以估量的。有頭兒你在,我們才敢這麼幹。”
“創新溢價?”
“日水的企業標語是什麼頭兒你還記得嗎?”
唐海身子一震:“為社會不斷創造新的價值?”
……(未完待續。)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時代瓶頸
每一個能夠引領巔峰的企業,肯定都有屬於自己的企業文化。
現在的企業標語很多已經過於假大空,有些乾脆是施樂的,但老牌的企業是截然不同的,而現在只有巨頭和老牌能夠“知行合一”。
簡單的說,唐海有一個20年前的吹風機,那是唐爸買的第二件家電,但一直到現在還都沒壞,被唐海當古董收起來了。而現在的吹風機很難說能用多少年。
只要有心去做,而又符合社會經濟規律,以現在的科技水準,以前能做的現在必然能做。做不了說明是必須壓縮成本,不壓縮就賺不到錢,然而一壓縮很可能產品質量就不行了。
唐海打交道最多的企業是沃爾瑪,口號是“天天最低價”,然後沃爾瑪就想著怎麼壓制價格到最低。
包括一般人知道的,沃爾瑪都是直接找生產商拿貨,不會找代理商,因為代理商可能加價。
也包括一些人不知道的,沃爾瑪的最底端下家可能是中國、印度、巴西,以家庭為單位的血腥工廠。沃爾瑪是不管這些的,這些是國家的事,只要漏洞沒堵住,任何資本家都可能利用的資源,沃爾瑪就一定會先用!
這就是為了達成“天天最低價”而做的!
而日本水產株式會社的口號是“為社會不斷創造新的價值”,看著好像是為了人民利益,實際上卻是在吃“創新溢價”。
創新溢價簡單的說就是,努力的尋找新大陸,如果找不到新大陸,就用自己的眼睛在舊大陸尋找新世界!
不斷的開拓創新,各種努力做“第一個”,一來可以創造出新行業,提供新的就業崗位,二來如果後繼者想要學習,後繼者和其國家就會有宣傳,可以增長日水名氣,三來作為“開山怪”,為了表示行業敬重,人們是會把資源向他們傾斜的,四來,可以在經濟泥潭中,進行產業化升級。
在暖暖的海風中,珍妮弗金髮飄逸。
“全世界在吃中國的人口紅利,其實已經吃到了盡頭了。房價呢,全球都開始下跌。畢竟歐美就算開放移民,每年萬把戶的中國炒房團移民,到歐美也炒不起來,人口增長慢,又不搞人口大遷徙,房價是很難漲的,而非洲那些地方人也買不起房……
慢慢的房價開始下去,前期借貸太高接了最後一記擊鼓傳花的家庭,很可能就和90年代的日本一樣,要花很多年來償還。不過呢,這也總好過後來城鎮化的人,集祖孫三代的錢也買不起房子。多少次打仗也沒能減少的人口,拉高一波房價反倒成功減少了,再加上炒房團大規模資金轉移,危害比戰敗賠款更嚴重。
慢慢的,亞洲圈人越來越多,北面的漁業資源就越來越不夠供應,雖說漁業一直是賺,但跑一個國家附近就要和對方海警幹一架,這顯然不符合商業規則。最後還不如跑南極來。
南美阿根廷這些國家是挺囂張的,那裡小船也可以去,競爭也激烈,漁業資源也減少了許多了,倒不如走非洲這條路,漁業資源豐富,也沒什麼人搶。要是能成功開闢新領域,不但可以吃很長時間的獨食,還能獲得人們尊敬。”
珍妮弗沒有哈德利那麼多的奇思妙想,也不像喬丹想的那麼高大上,但她的智慧就是這麼樸實無華、大道至簡。
珍妮弗就想到了幾個簡單的東西,頂級食品需求可能下降,但大市場在增加,然而北面競爭激烈……
這是真的,中國一直缺食物,特別是廉價優質的海鮮,所以漁民跑日本、跑阿根廷、跑韓國、跑索馬利亞,全都鬧過矛盾,甚至還動了軍械。
這是未來20年內的全球最大市場,搞海產的都不可能放過。
但是要是在北半球遠洋捕魚,太嚇人了,唐海曾經在秘魯被數百條小船包圍,所以必須跑南極,還必須走難度最高的非洲路線。
別看現在農糧不賺錢,接觸了農糧唐海才確信,“民以食為天”這話是真的。賺不到錢多半不是判斷不準局勢,而是打不過同行,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借天地之力”來“與人鬥”。
看到了一艘超級集裝箱貨